立足上海自貿區、主營進口商品的新型跨境電商平台“跨境通”、“上海跨境網購平台”等將於近期陸續上線運營。專家認為,進口跨境電商將成為國內電商領域的“藍海”,隨着這些電商平台的崛起,國內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網購進口商品有望在未來幾年迎來爆發期。
跨境電商平台爭相“淘金”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出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日前,作為首批入駐上海自貿試驗區項目之一,上海唯一的國家跨境貿易電子交易試點——跨境通網站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跨境通方面&&,網站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一個陽光、快速、便捷的跨境購物網站導航平台,網站入駐的電商和商品均經過相關監管部門認證和監督。目前網站尚處在試運行階段。預計最快本月底前可正式上線運行。
同樣在當天,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希游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西游列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寶山區打造專注進口業務跨境電商平台——“上海跨境網購平台”。
西游列國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義華&&:“上海跨境網購平台”定位為依託上海自貿區,為海外中高端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跨境電商平台一站式服務,內容涵蓋品牌渠道建設、物流關務處理以及跨境支付等服務。今後,該平台將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互聯網模式,解決傳統模式下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諸多問題。
“平台經濟、服務經濟是目前傳統産業轉型過程中重點關注的方向。上海自貿區的加快發展,為海外中高端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新的契機。”上海市寶山區副區長夏雨&&,作為本土跨境電商平台,如何更好地滿足海外品牌的市場訴求和國內消費者需求,將會是一種挑戰和考驗。此次與“西游列國”戰略合作,正是為加大對跨境電商平台的扶持和培育。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張周平認為,隨着電子商務和全球貿易的不斷發展,從事外貿電商的商戶形態也在發生劇烈變化,在規範完善、及時跟進的前提下,類似於“跨境通”這樣的跨境電子商務平台未來將大量出現。自貿區為這類跨境電商平台提供了良好政策環境,隨着更多企業進入該領域,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有望打破目前國內電商困局
進口商品跨境電商被認為將成為當前國內競爭慘烈的電子商務領域的一片“藍海”,將給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打造一條有別於以往的新型互聯網渠道。業界認為跨境電子商務將會成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下一個主戰場,並有望打破目前國內電商困局。
目前國內從事跨境電商的平台很多,比如蘭亭集勢、敦煌網等,但他們主要是從事出口業務的跨境電商,真正做海外進口業務的專業跨境電商平台並不多。而隨着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進口型跨境電商平台將會遇到絕佳的發展機遇。同時伴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海外品牌扎根中國市場的需求無處不在,無論是奢侈品品牌,還是海外中高端品牌,都存在以互聯網思維進入中國市場的迫切需求。
據專家介紹,就海外品牌而言,今後只需把商品交給“上海跨境網購平台”,平台將幫助解決商品從物流中心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物流清關、關稅申報以及售後服務等;就消費者而言,只需在平台上付款下單、坐等收貨,不用再擔心以往代購、海淘物品被海關扣押或被罰沒風險,平台負責關稅申報。而且,以往15-20天的海外代購物流周期,今後在該平台上也將縮短為2-3天內即可完成。
上海匯力得電子商務産業園董事長浦永生認為:“上海跨境網購平台”的模式較好解決了目前海外代購市場中存在的諸多弊端,不僅滿足了消費者海外購物需求,而且還可以幫助解決關稅流失問題,這是一種全新的創新模式,未來甚至有望取代當前的海外代購業務。
在楊義華看來,過去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十年,誕生了國內電子商務的諸多巨頭,但競爭慘烈。伴隨自貿區的深入發展,下一個十年將會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十年。預計進口跨境電商在2014-2015年會有個大爆發點,屆時會有1-2家行業巨頭誕生,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初級階段仍待更多政策扶持
在此之前,國內也有一些從事進口業務的跨境電商網站在運營,但之前很多平台未能解決進口的多重問題,比如説物流、清關、關稅等核心問題,用戶體驗更談不上很好。
楊義華指出,進口跨境電商平台相對於其他平台而言,要求更高,也更專業。跨境電商的難點和重點不在於電商,而在於跨境,只有真正解決了跨境問題,才有可能發展好跨境電商。但跨境和電商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主任、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堅爭教授認為,進口跨境電商平台必須要有效解決三方面問題才能長久和規模化發展:品牌渠道、物流關務和跨境支付。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以來國內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政策支持力度,但主要還是針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業務,而對進口商品跨境電商,目前尚未有明確政策細則&&實施。進口跨境電商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也有待獲得更多政策扶持。
今年8月份,商務部等&&《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商務部外貿司、電子商務司負責人當時曾透露,對於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政策,商務部也將加緊研究,並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協調擬定後續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