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置業今年突破50億美元 國內限購轉向國外
2013-11-23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字號

  近年來,中國人到海外投資置業的步伐越邁越快。據國際機構仲量聯行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海外房地産投資迄今為止交易額已突破50億美元。對此,專家認為,隨着國人財富不斷積累增加,再加上國內對投機性購房的限制、股市低迷、投資渠道窄化等原因,使得不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房産,尤其是上層中産群體正逐漸成為海外購房主力軍。

  海外地産投資增幅大

  浙江蕭山商人湯先生在上海經營一家面向中東歐市場的貿易公司,去年10月,其赴塞浦路斯“抄底”購入一棟過百平方米單體房産,總價合210萬元人民幣。像湯先生這樣的海外置業投資者並不在少數。

  人們注意到,中國海外投資持續大幅增長。據仲量聯行的數據分析顯示,中國房地産投資者海外投資的目的地表現最為活躍的市場仍為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其中,中國房地産機構投資者在歐洲的交易額自2012年以來持續增長,2013年第三季度末已接近20億美元,同比上漲25%。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境外投資者在澳大利亞商業房地産市場的交易額接近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近一倍。而中國房地産機構投資者在2013年美國房地産市場總投資額也將突破20億美元。

  而為了迎合國人海外購房熱情,國內各大房企也加緊出海的步伐。據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碧桂園、中國建築、中國鐵建、萬科、綠地、萬通等10余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産項目或確定投資計劃,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

  國內限購轉向國外

  對於近些年中國人海外投資熱情不斷升溫的原因,中原地産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指出:首先,國內一二線城市目前大多采取了限購措施,而三四線城市樓市卻普遍蕭條,但是具有投資潛力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所以投資者只能把目光轉向海外;其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歐美國家房價前幾年普遍跌幅較大,目前歐美經濟正在逐步復蘇,因此海外樓市出現了不少抄底機會;第三,其中也有不少投資者海外購房的目的是為了子女教育、養老以及更好的生活環境;第四,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一直看漲,而國內房價已經處於高位,這更加堅定了投資者海外置業的信心。

  “部分富裕階層會通過海外置業進行資産轉移,規避風險也是重要原因。”同策諮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與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房價相對較低也較為穩定,對中國投資者具有巨大吸引力。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投資海外地産依然存在租售不振、經濟下行等投資風險。海外地産投資者以失敗告終的不在少數。

  對此,張宏偉提醒消費者,海外投資對中國人來説是一個新鮮事物,所以一定要花時間去了解當地政策和信息,避免投資風險。海外市場看似不錯,但並不一定會有好的收益。同樣,房企布局海外也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

  對國內樓市影響有限

  事實上,隨着國內樓市價格居高不下,限制投機性購房的政策短時間內難以松動,國人投資海外房産的趨勢還將進一步擴大。根據國際機構世邦魏理仕發布的《中國資本進軍海外房地産投資》報告顯示,按中國當前可投資資産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高凈值人群資産規模估算,未來或有1.1萬億元人民幣投向海外房地産市場,約佔個人投資者人群可投資資産的5%。

  對此,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擔憂,中國多年流血流汗積累的財富,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尤其是房地産反哺歐美,這將會造成國內房地産市場需求以及資金的流失,長期來看將會對國內房地産市場産生實質性影響。

  不過,張大偉卻並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雖然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産生了一批相對富裕的家庭,他們有閒置資産,但是熱衷海外置業對國內的房地産市場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他&&,當前支撐國內房地産市場的仍是剛性需求,而國內一二線城市大多限購,想投資的人也不可能過多投資,而且國內資金流出目前還受到管制。此外,從投資角度看,目前全球沒有哪個城市的樓市漲幅是超過國內的,所以從短期看,海外置業的規模不會影響國內樓市的大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海外置業沒那麼簡單 投資需謹慎 2013-06-07
海外置業趨熱 專家呼籲理性考量 2012-11-02
海外置業漸熱 美澳英淘房全攻略 2010-09-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