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推出“10元看病”農村醫改模式
300萬元投入卸下農民1500萬元負擔
2013-11-22   作者:記者 陽建/長沙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農民看病難、看病貴是我國“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儘管新農合減輕了農民住院的壓力,但門診看病報銷難依然是農民不敢隨意看病的一道坎。湖南省攸縣創新地結合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新農合制度,探索農民在村衞生室“10元看病”的做法有效地破解了這一難題。

  每年為農民減負1500萬元

  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新農合制度框架下,攸縣2012年10月在農村推出“10元看病”的醫改模式: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到村衞生室就診,藥費在10元以下的由患者據實支付,不收診療費;藥費在10元以上的(中藥除外),農民自付10元診療費,藥費全部由新農合報銷。
  看病只需10元,攸縣的做法引發了各方關注。在這一模式運行一年之際,帶着“10元錢能否解決農民看病難?”的疑問,記者走訪了攸縣多家村衞生室。在較為偏遠的巒山鎮龍會村衞生室,四個老人坐在兩張病床上打吊針。看到記者來採訪“10元看病”模式,四位老人連連説好,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90歲的老黨員石琴一邊輸液一邊對記者説:“以前我去鎮裏醫院輸液,光來回車費就要12元,加上六七十元藥費,看一次病要百來塊。現在我走路幾分鐘就到了村衞生室,輸液一次最多只要10元就夠了。”
  因身體虛弱而在輸氨基酸的劉玉媛老人説:“以前我去醫院看病不知道帶多少錢,多了家裏拿不出,少了不夠付醫藥費,後面索性就不去看,現在我兜裏揣10元錢直接跑衞生室就可以輸液了。而且,到城裏醫院看病,醫生一會讓我跑這個窗口,一會讓我跑那個窗口,搞得我暈頭轉向。”
  攸縣“10元看病”模式是建立在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當地從2012年初開始,將以往的“赤腳醫生”和“私人診所”進行收編整頓,按照“一村一室一人”的原則建立起無菌和安全操作的新型衞生室。原則上,村衞生室要求設在中心位置的村部,能讓村民在十分鐘左右到達,業務用房面積不低於60平方米,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四室分開。
  面對“10元錢看病”會否影響療效的疑問,石琴老人説,村醫給他用的藥和鎮醫院是一樣的。記者在村衞生室的多個處方上看到,裏面的用藥的確都是國家規定的基本藥品。攸縣衞生局局長湯大興也&&,實行國家基本藥品零利潤銷售,只是擠掉了以往村醫不合理的收費和新農合的無效補償,而醫療軟硬體的改善實際上讓農民享受到了更高的醫療服務。
  據攸縣醫改辦統計,“10元看病”模式推行以來,全縣村衞生室呈現出“兩升兩降”的良好勢頭:診療人次上升30%,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患者次均費用從50元下降到26元,降幅48%,患者自付次均費用從25元降到10元以內,降幅達60%以上。預計每年可為農民減輕醫藥費用負擔1500萬元以上。村醫左劉忠對記者説,以前他一天只看七八個病人,而現在要看10至20個病人。

  低成本 高效益 可複製

  “10元看病”模式每年可為農民減負1500萬元,但並沒有給財政造成壓力。攸縣衞生局在派人與村醫同吃同住,進過3個月蹲點調查後得出一線數據:在基本藥物零利潤銷售改革試點村,平均每人每年就診數為1.57次,次均藥費16.5元、診療費10元。一年下來村衞生室門診總量約100萬人次,新農合基金支出為1600萬元左右,而上一年的新農合門診統籌支出為1980萬元。攸縣衞生局由此定出標準,一次看病最多支付10元,每人每天只能報銷一次,同時村醫要控制一個月內次均費用不超過26元。
  攸縣醫改辦主任龍雪剛説,包括給村醫提供補貼等支出,縣級財政每年只需增加投入300多萬元就可以保持“10元看病”模式運行。這既能保證新農合基金安全有效運行,也不會給財政造成太大負擔。“300多萬元的壓力不大,但可為農民減負1500萬元,攸縣的做法絕對可以在全國其他地區推廣和複製。”
  攸縣還規定,基本藥物銷售額的15%由政府補貼給村醫,從而避免村醫少開藥而影響治療,同時又規定每月次均費用不能超過26元,超額部分由村醫承擔,從而減少大處方。這一系列制度設計堵住了以往村醫多開藥、亂用藥的不良做法,藥價的控制也使醫生不敢濫用抗生素類藥物,規範了醫療秩序。
  在“10元看病”模式下,看病費用大幅減少而便利性提高,沒有後顧之憂的農民開始敢於看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顯著緩解。特別是一些頭痛腦熱的小微疾病基本“不出村”即可解決,這也減輕了城鎮大醫院的就診壓力,當地社會的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

  四大問題亟待解決

  攸縣“10元看病”醫改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於當地創造性地將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新農合制度和地方實踐探索進行了有效融合。不過,運行一年下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亟待國家和地方“上下聯動”解決。
  首先,國家基本藥品短缺。左劉忠等多位村醫普遍反映,一些常用的基本藥品因為價格太低,廠家在中標之後不願意生産,導致80多種基本藥品無法得到供給,比如“甘草片”、“清開靈”等10多種常用藥長期進不到貨。
  第二,村衞生室建設資金不足。目前,攸縣是採取結對幫扶單位資助、縣鄉財政撥款、村自籌等方式,爭取對每個村級衞生室投入5萬元建設資金。目前該縣有172個條件較好的村衞生室建在村部,但仍有100多個衞生室屬於租房或在村醫自家運營,需要資金進行遷移和改造。
  第三,村醫隊伍面臨斷層風險。目前,攸縣全縣60歲以上的村醫佔了10%,未來3年將上升至25%。如果沒有有效的人才梯隊建設機制,將面臨隊伍斷層風險。業內人士建議國家&&鄉村醫生定向培養機制,以及時補員。
  第四,村醫待遇有待提高,心態建設要加強。因改革極度壓縮了醫藥費的暴利空間,村醫的收入普遍下降。為提高村醫的工作積極性,要逐步提高對村醫補助標準,還可以考慮提供養老保險等配套待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醫改:看病更省心更省錢 2013-11-10
聚焦醫改:基本醫保全覆蓋 13.4億人看病能報銷 2013-11-10
機構改革半年記:生育政策成焦點 醫改進入“深水區” 2013-10-30
國務院醫改辦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評估工作 2013-08-30
透過醫改看中國決策方式新變化 2013-08-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