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看市]經濟轉型預示大宗商品需求分化
2013-11-21   作者:潘航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三中全會之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思路更加明確,擴大內需、簡政放權、減少經濟對投資的依賴是中國經濟未來調整的主要邏輯。增長模式的轉變,將提振與消費相關的大宗商品需求,一定程度上壓制與投資相關的大宗商品需求。
  隨着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長,強勁的中國需求成為左右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勢的最重要力量。受經濟結構轉型影響,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已經告一段落,固定資産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權重將有所回落,大宗商品需求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此外,對於産能過剩行業而言,淘汰落後産能、加快並購重組將是大勢所趨。因此,與各類投資建設項目相關的商品,如鐵礦石、鋼鐵的需求將受到一定的打壓。
  儘管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但中長期來看,隨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國內需求的不斷擴張,將在一定程度上對衝經濟轉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影響。
  為了保障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新一屆中央政府重申了深化土地和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方向,“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成為明確目標。深化土地和戶籍改革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而農民“市民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將拉動汽車、家電等生活消費品的需求,從而擴大了原材料(如鋁、鋅等大宗商品)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消費需求的增加也預示着大宗商品下游應用領域的轉移,如化工品市場的關注焦點也將從投資建設領域轉向日用化工品領域。
  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房地産投資無疑是主力軍之一。隨着農民“市民化”進程的加快,勢必會增加對住房的需求。城市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增加將會提振對建築材料的需求。此外,房地産行業調控方式的轉變也將給大宗商品市場基本面帶來明顯的改善作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的表態,釋放了政府淡化樓市行政調控,繼續推進房地産市場化調節、建立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的立場。長期來看,隨着長效機制的逐步落實和供應的逐步釋放,市場供需關係更趨良性,與建築相關的大宗商品需求將得到支撐。
  總體而言,伴隨着中國經濟未來增長模式的轉變,固定資産投資相關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將有所下降,而城鎮化的推進和內需的不斷釋放,將從中長期利好房地産以及與消費相關的大宗商品需求。                         (作者單位:易貿研究中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明細表[2013-11-18] 2013-11-18
QE退出預期減弱 大宗商品漲跌互現 2013-11-18
上海自貿區促大宗商品貿易接軌國際 2013-11-08
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明細表[2013-11-4] 2013-11-04
[機構看市]自貿區重塑大宗商品行業格局 2013-11-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