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推行註冊制須優化監管方式
2013-11-20   作者:記者 趙東東/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媒體報道,證監會主席肖鋼19日在《財經》年會2014上&&,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發行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資本市場改革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改革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不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做出判斷,還權於市場和投資者。而此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對此,不少網民認為,股票發行實行註冊制是股市改革去行政化的重要體現,有利於消除核準制下企業過度包裝、超額募資以及監管層權力尋租等諸多弊端。未來,為穩妥高效推行註冊制,應先優化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方式,完善退市制度、懲罰機制等配套措施。

  股改加速“去行政化”

  相較於目前股票發行核準制,不少網民認為,註冊制有利於打破資本市場長期的行政色彩,發揮市場機制,實現還權於投資者的本意。
  網民“孫甜”認為,由於核準制的長期使用,結合國內特有的運作模式,股票發行充滿了濃厚的行政色彩和人為因素。於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若想打破資本市場長期的行政色彩,就必須逐步弱化行政審批,漸進式實現註冊制。
  網民“郭施亮”認為,在核準制的模式之下,審核機構的權力被進一步強化。發行、監管等大權被管理層一一壟斷,政策的執行效率被大大削弱。另外,隨着管理層的權力擴大,權力尋租等問題逐漸浮現,也導致了“三高”發行等弊病。
  網民“趙學毅”認為,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是一個突破,具有劃時代意義,真正體現出了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的本意。

  以信息披露為監管中心

  肖鋼&&,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就是要尊重市場規律,股票的發行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不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做出判斷,還權於市場和投資者。
  在網民“熊錦秋”看來,實行註冊制,其核心是確保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為此必須對每家擬上市企業信息都進行常態化、制度化的嚴格審核,否則,發審人員既不對企業的價值進行判斷,又不能盡量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性,發行審核的意義就不大。
  網民“智柔”認為,透明度是證券市場監管的基礎性工程。以美國為代表的證券市場監管的核心是以信息披露為基礎的監管。展望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監管也應以信息披露監管為核心,以提高透明度為目標,以強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義務為重點。
  博主“曹鳳岐”認為,應強化信息披露質量,建立追責機制。通過落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主體責任,推動各方歸位盡責,強化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提升發行人信息披露質量,抑制虛假信息、包裝上市,全面揭示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可能影響投資人決策的信息。

  完善相關制度

  網民“大彬19”認為,堅定不移地推動註冊制改革,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的建設,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網民“別境”認為,從本質上講,審核制是屬於計劃經濟的産物,而註冊制則是市場經濟的範疇。應以嚴厲的退市制度和嚴格的管理制度來代替發行審核制,如果配套的退市制度和管理制度足夠完善,怎麼發行倒不重要。
  網民“路過十八次”認為,註冊制下的市場更需要完備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實行註冊制並不是沒有政府監管,而是監管的重心後移,由原來的前端審核,後移到諸如信息披露、財報質量、是否違規、匹配嚴格的懲治措施、退市制度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新股發行改革鎖定註冊制大方向 2013-11-20
IPO定調註冊制 三大動向攪動A股 2013-11-19
如何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2013-11-19
推進註冊制改革先要強化監管 2013-11-18
註冊制改革讓市場的歸市場 2013-11-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