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時隔3個月,擴大試點後的首單産品昨日正式發行。
記者從國家開發銀行獲悉,該行18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013年第一期開元鐵路專項信貸資産支持證券,總額80億元。這既是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後發行的第一單産品,也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對於資産證券化下一步工作,央行透露,將會同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參與試點,同時要求銀行認真準備,做好基礎資産池組建工作。
國內首支鐵路專項證券化産品
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發行的鐵路信貸資産支持證券額度總共為200億元,分三期發行,首期80億元由國開行作為發起人,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發行人。
該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的資産池為鐵路總公司貸款,是國內首次發行單一行業、單一借款人的證券化産品,獲得投資者踴躍認購,認購倍數1.1倍,中標利率為5.6%。
業內專家稱,信貸資産證券化是落實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決策部署的具體措施,也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舉措。
此次,國開行創新推出國內首只鐵路專項證券化産品,有效盤活了存量鐵路信貸資産,拓寬了鐵路信貸資産的市場出口,為我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了一條新路徑。
據了解,國開行是我國發行信貸資産支持證券時間最早、期數最多、額度最大的銀行。2005年,國開行成功發行首筆開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開啟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先河,隨後又發行了兩單産品。
在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沉寂近4年之後,國開行又在2012年成功發行101.66億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為我國迄今為止數額最大的一單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目前,國開行2008年以前發行的三單産品已全部兌付完畢,實現“資産零違約,管理零差錯”。
盤活存量用於鐵路、棚戶區改造
據悉,本次發行所釋放的信貸規模,將用於鐵路、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領域建設項目。
一直以來,信貸資産證券化被看做是“盤活存量”的利器。當銀行把一部分信貸資産證券化後,就可以騰挪出更多的信貸空間,在保證資本充足率的情況下,更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企業就可以獲得更好的金融支持,
央行相關負責人也&&,信貸資産證券化可以有效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金,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此次發行後,更多的證券化産品將陸續亮相。下一步,央行將繼續鼓勵銀行積極參與試點,並做好基礎資産池組建工作。
“選擇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貸款證券化,並在證券化基礎上將有效的信貸資源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傾斜,比如小微企業、三農、棚戶區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述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