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稅制 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2013-11-13   作者:記者 張莫 趙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全會提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的業內專家&&,全會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提出戰略的思維,指明財稅改革的大方向。“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提法與以往不同,它顯示出國家對財政問題的重視程度。而“完善立法”的提法也是一大亮點。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説,“完善立法”的提法,一是表明現代財政制度裏面法制、立法的重要性,二是説明我國在財稅制度方面立法的滯後,立法裏面還有很多缺憾。
  “不論是明確事權、改革稅制、透明預算還是提高效率,都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否則談不上現代的財政制度。”劉尚希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全會重申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發揮兩個積極性,就是地方該有的財權要給地方。這是一個總體的框架,但還要看具體的改革方案如何落實。
  全會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劉劍文指出,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都密切相關。事權是政府該辦的事;支出責任是政府該花的錢,是財政的支出。支出責任一定意義上和財權有關係。
  劉尚希指出,以前更多是事權和財力相匹配的提法,支出責任不同於財力,財力強調的是錢的來源,而支出責任更強調誰花的錢,“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強調了“誰辦事,誰花錢。”
  他&&,目前我國的情況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過大,應該上移一部分。一些很強外溢性的事項,其執行權和支出責任應該上移到中央,比如大江大河的治理、邊防;再如涉及到全國人口流動,其基本養老等。
  劉劍文説,預算透明、改革稅制都會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一個公開、透明、法制化的預算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可以讓每個人知道政府的錢是怎麼花的,政府也可以把更多的錢用於改善民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根治地方債頑疾寄望分稅制再改革 2013-08-14
不利於市場健康發展的稅制就該儘早調整 2013-08-05
地方債膨脹不能歸咎於分稅制 2013-08-05
分稅制可能成為財稅體制改革對象 2013-07-31
事權劃分是完善分稅制的核心 2013-07-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