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網售狂歡實體慘澹
2013-11-11   作者:記者 謝櫻 袁汝婷/長沙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這幾天,打開電腦,滿屏幕都是“雙十一”促銷,許多消費者克制着購物衝動,等待“雙十一”大展身手。各大電商平台的硝煙戰相較於往年“攻擊性”更強。“如果説歷年來各電商平台的宣傳加強了備戰‘雙十一’的戰火,那麼今年的電商平台的宣傳則更將戰場赤裸裸地延伸至傳統零售渠道,電商對實體店銷售的衝擊可見一斑。雙方已經由分割市場升級到搶佔市場。”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員鄭自立説。
  實體店卻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衝擊。
  “尤其是年輕的顧客,試穿購買率非常低。眼看穿着效果不錯,可顧客最後總是不買。”長沙市一家名為“嘉倪小熊”的服裝店店主張女士自己也非常清楚,熱衷於網購的年輕人已深諳“線下試衣線上購買”之道,實體店開始淪為“免費試衣間”。
  在電商的澎湃發展下,零售業普遍遇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近日&&,今年以來,零售業增速放緩的趨勢沒有改變,在有的區域和部分業態中,企業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增大。典型調查顯示,第三季度中國百貨店和專賣店的銷售額增長只有7.4%和6.5%,遠低於平均水平。
  “電子商務與傳統零售其實各有自身的優勢和價值,不能由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應該是針對各自適宜的消費群體來分割市場。”鄭自立説。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日前發布的《傳統零售企業開展網絡零售業務研究報告》顯示,在2009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共有31家企業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然而,傳統零售商在向網絡轉型過程中卻並非一帆風順,線下與線上渠道衝突、送貨上門的物流成本高、技術水平不足、缺乏專業網絡銷售團隊等都讓他們面臨着巨大的考驗。
  線上銷售的價格優勢顯而易見,為了避免網絡銷售對傳統零售的衝擊,不少品牌在涉足電子商務的同時,開始嘗試將兩種渠道的産品區分開來。“不少企業的做法是,針對電子商務的與傳統零售的各自特點,開發不一樣的産品分別供給兩種渠道,産品實施差異化,精確定位每個渠道,避免傳統渠道受蠶食。”鄭自立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網售他人銀行卡附身份證 多用於轉賬洗黑送禮 2012-10-18
網售銀行卡讀卡器 五招防被克隆 2012-05-31
今年上半年哈爾濱農村電網售電量大增13% 2011-08-10
沃爾瑪開設中日網售業務 2010-03-31
浙江電網售電量連續兩月增長 2009-07-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