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公募基金公司正在嘗試在海外(除香港外)推出可間接投資於A股市場的ETF産品,借助上述離岸工具,更多投資者將能夠間接投資中國股市這一在一些人看來被嚴重低估的市場。 7日,嘉實基金香港子公司嘉實國際宣布,db 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基金於(紐約時間)11月6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首只在美國上市的直接投資於中國A股的實物ETF,也是第一隻在美國市場推出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産品。該産品由嘉實國際與德意志資産及財富管理(Deutsche Asset & Wealth Management)合作發行,嘉實國際負責該基金在中國的全部投資運作,包括投資、交易、券款交收等。德意志資産及財富管理則負責該基金在美國的募集銷售以及日常後&運作。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證監會和外管局還批准博時基金在美國發行和A股挂鉤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KraneShares Bosera MSCI China A Share ETF。博時基金此次的合作對象則是Krane Funds Advisors。《經濟參考報》記者致電博時基金,其工作人員未對該消息予以否認。根據公告,嘉實基金此次在美國推出的ETF規模為1.08億美元,為2007年以來初始資本投資規模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博時基金擬推出的ETF規模則尚未得到確認,不過,來自外管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其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10月30日曾獲得15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 據了解,上述兩隻産品均是在RQFII計劃下發起的。上述産品將均用美元進行交易,資産總額換算成人民幣,佔用相應的RQFII額度。從外管局的批准的額度來看,嘉實基金和博時基金分別擁有112.5億元和46億元的RQFII額度,考慮到上述兩家公司在香港發起的同類型産品也將佔用相應的RQFII額度,這兩隻産品的總量將十分有限,預計很難滿足美國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市場的需求。 外管局的數據還顯示,截至目前,外管局共計批准了47家機構139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度,而嘉實基金和博時基金的動作顯示,中國基金公司正在考慮在香港以外的地區發行離岸人民幣産品,為更加廣闊的、長期以來一直希望投資中國市場的境外投資者提供投資工具。國內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員説,目前尚不清楚上述産品對於境外投資者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但對於A股市場來説,更多的基金公司發行類似産品,應當被視作監管部門引入境外長期資金、緩解A股投資者對於資金流失的擔憂的努力,算得上是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