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如火如荼 政府採購中心處境尷尬
2013-11-07   作者:記者 曾亮亮 黎昌政/武漢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開完這次會回去後,我的職務就不再是政府採購中心主任了。”
  在近日舉行的2013全球公共採購論壇全國政府採購機構負責人座談會上,政府採購領域的知名人士黃冬如這樣説道。之前,他的身份是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如今南海區政府採購中心已撤銷,相關業務已併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近年來,全國許多地方都在嘗試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實現公共資源統一進場、集中交易。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縣級以上公共資源交易市場730個,其中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市場8個,市(地)級公共資源交易市場159個,縣級公共資源交易市場563個。
  記者了解到,明年6月底前,有關部門將推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由中央編辦對方案統籌協調。此後,將整合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
  隨着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紛紛建立,政府採購中心的處境便變得尷尬起來。目前,一些地方的政府採購中心採取了廣東佛山南海區政府採購中心的做法,併入了當地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也有一些地方的政府採購中心則“存活”了下來。
  “廢除安徽省政府採購中心的提議,最近被否決,我們存活了。”安徽省政府採購中心副主任鄧建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遼寧省盤錦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齊峰也告訴記者,儘管盤錦市保留了政府採購中心的招牌,但同時也挂上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牌子。
  不過,在齊峰看來,目前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必須走出三個誤區。
  一是莫把公共資源交易全程“市場化”。齊峰説,公共資源交易時公共權益市場化的過程,既包括公共資源衍生成商品的過程,又包括市場交易的環節。前者是公共權力按市場規則,對公共資源進行包裝,是市場交易環節的前期準備,實質上是公共權力的一個運行流程,不能市場化。而交易環節是買賣交換,是市場行為,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只能是在交易環節。
  二是莫把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職能“單極化”。齊峰認為,這個平台不僅是市場,而且還是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執行、監督三合一的綜合體。如果“單極化”,公共權力、公共權益運行的安全性就容易出問題。
  三是莫把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微觀監督職能去“行政化”。齊峰稱,公共資源交易罪容易滋生問題是在細節打埋伏,行政、審計、司法監督只是側重在程序上。而政府採購有自己的監督,代表政府掌控着公共權力的運行軌跡。
  正因為如此,齊峰認為,政府採購中心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他説,“政府採購走到今天是一種悲哀。”
  “如果政府採購中心想繼續生存下去,必須承擔國家守門人的角色,而採購中心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和法律水平,絕對不是現在這種水平。”一位業界權威人士則&&,應該倣造美國、韓國建立政府採購官制度。他認為,政府採購策略應成為政府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即通過需求分析、市場分析、供應商分析以及採購研究,為政府戰略計劃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支持。而政府採購中心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採購人提出的項目本身進行審核、評估其實用性和價值是否符合等方面的技術性指標。這樣,政府採購中心才能充當“守門人”的角色,參與政府戰略決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企消費性採購應納入政府採購 2013-10-17
長春政府採購信貸支持民企融資 2013-09-12
山西政府採購新政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2013-09-05
政府採購中心:設還是不設 2009-11-20
政府採購中心被“重組”進資源交易中心 2009-11-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