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央行的決策者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兩難境地。
決策者希望澳元下跌,以便在礦業出口放緩之際提振製造業出口。
但他們同時又不希望放鬆貨幣政策,因有跡象顯示,自2011年末以來的八次降息終於開始顯現效果。
本週公布的零售額數據表現意外強勁。越來越多的房地産泡沫跡象也加劇了市場的謹慎情緒。此外,第三季度通貨膨脹數據也高於預期。
這是澳大利亞央行周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5%不變的原因。市場開始認為澳大利亞央行降息周期可能已經結束。
不過,沒有了降息的幫助,澳大利亞央行只能通過口頭干預來壓低澳元匯率。
得益於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和煤炭,澳大利亞已享受了持續十年的經濟繁榮。但隨着礦業利潤和投資的下滑,澳大利亞政府希望向海外出口更多的食品、建築原材料以及製成品。
這對於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從當前的2.5%重返4%的長期平均增速來説至關重要。儘管近期佳音頻傳,但是企業招聘以及投資依舊低迷且前景黯淡。
然而,本幣強勢令非礦業出口在國際市場不具競爭力。
澳大利亞央行在周二發布的政策聲明中&&,雖然澳元低於今年早些時候的水平,但當前的匯率水平仍然處於“令人不適”的高位。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Glenn
Stevens上周&&,隨着中國對自然資源需求的減弱,澳元看似可能會追隨大宗商品價格的跌勢。
但是這種假設也不成立。澳元今年早些時候走低,兌美元跌至0.8850美元,但在10月末反彈至0.9760美元,當前報0.9480美元。
澳元之所以走高,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圍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要到明年才會開始縮減貨幣刺激政策的預期日益升溫。
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將推高美國國債收益率以及美元匯率。對美聯儲將推遲縮減購債規模的預期以及對美國聯邦政府關門的憂慮都推動澳元走高。澳大利亞利率水平遠遠高於美國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