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2013-11-01   作者:記者 余靖靜/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制藥本是為人類帶來健康的産業,然而生産過程所伴生的高污染、高能耗等問題,又與“健康”相悖。針對這一問題,由浙江工業大學牽頭建設的“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自主研發了多項藥物綠色製造特色技術,並被廣泛應用於國內數百家藥企。其中有毒有害綠色替代技術已在一定範圍實現産業化,累計創作産值20余億元。
  據介紹,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藥生産國和出口國,但是制藥産業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諸多問題。而在國內原料藥第一大出口省份、通過國際認證和上市的制藥公司數全國第一的浙江,這些問題尤為明顯。
  由多家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參與的協同創新體“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因此應運而生。該中心執行主任、浙江省特級專家蘇為科&&,我們的使命是匯聚各類創新要素,重點突破一些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對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藥物品種進行綠色化改造,在解決區域制藥産業安全、環保隱患的同時,降低藥品生産成本,解決用藥難、用藥貴問題,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藥、“綠色”藥。
  據介紹,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已研發了有毒有害物質綠色替代技術、不對稱生物催化技術、化學與生物耦合技術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原料藥生産關鍵和共性技術。浙江現有400多家有藥品生産許可證的制藥企業,其中300多家企業都與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
  由該中心研發的替代光氣、氯化亞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綠色制藥技術,從工藝源頭上消除或大幅度減少了安全和環境隱患,並在國內十多家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實現了産業化,2004年至今累計産值20億余元,利稅4億余元。
  又如針對目前抗重症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的首選藥物、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該中心研發了一種化學-酶法合成新工藝,打破了國外醫藥巨頭的長期壟斷。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鄭裕國介紹説,2007年之前,該藥物合成難度大、質量要求高,需要依賴進口,因此價格居高不下,0.5克大約需要1400元,比黃金還貴,目前浙江已有制藥企業應用新技術並實現産業化,藥物價格大為降低。
  2013年5月,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成為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名片”。作為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的組成部分,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最近又被列入2013年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計劃。
  另據了解,2014年該中心還將建成符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要求的亞洲首家藥學獨立檢測實驗室,開展藥品在國際上市前進行獨立、權威、公正的分析測試和質量評價與認證等工作,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藥品質量控制和藥物研發服務體系,開發假藥、偽藥、劣藥識別系統,讓老百姓用上放心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歐美制藥“大鱷”裁員:研發重組尋找新路徑 2013-10-22
華北制藥勇擔使命 領跑新版GMP認證 2013-10-18
全球首個模塊化生物制藥廠進入中國 2013-10-18
益佰制藥子公司剝離成謎 實控人演資本雙簧 2013-08-28
諾華制藥被曝涉嫌行賄 塞推廣費鋪高價藥
2013-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