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大協同 未來汽車産業關鍵詞
2013-10-31   作者:記者 吳華國 實習生 齊美煜/武漢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聚焦2013全球汽車論壇

  以“汽車工業未來發展之路—目標策略模式”為主題的2013全球汽車論壇日前在武漢舉行,論壇吸引了來自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名專家學者、行業領導參與,82位海內外權威人士在論壇安排的16場公開環節、1場閉門會議、6場新聞發布會和2場場外活動中暢所欲言,堪稱一場真正的汽車産業全球頭腦風暴。在論及全球未來20年前景時,大家的觀點漸漸集中在了“可持續、大協同,新能源、新技術”這些關鍵詞上。

  新型城鎮化助汽車可持續發展

  有經濟學家預測,21世紀影響人類最重大的兩件事情:一個是中國的新型城鎮化,一個是美國的高科技發展。當然,城鎮化是個複雜的社會過程,帶給汽車産業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新挑戰。
  在“城鎮化與汽車業:可持續發展”專題討論環節中,武漢市商務局(招商局)局長、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李作清説,隨着中國的城鎮化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擁有13億人口和1.2億輛汽車保有量的中國,未來汽車市場達到年産4000萬輛的數字應該説不是吹牛。對此,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産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用行業數據作了進一步解讀:過去兩年,三四線市場的增長速度要比一線城市的增長速度快50%以上,但保有量卻依舊很低。而在一線城市汽車保有量達到千人五十台、七十台,甚至像北京超過一百台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依然具備10年到20年的增長空間。
  根據英國卡迪夫大學商學院汽車工業研究院負責人Prof.Peter Wells以及倫敦亞洲汽車信息機構董事總經理Ashvin Chotai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新增城鎮將會達到25%,保守估計將會有8.8億人生活在城市。而這也就意味着未來10年將會有85%的汽車市場增長來自於中小城市,只有15%的增長來自於大城市。
  對此,美國佐治亞州罕斯威爾市市長James Thomas指出,作為城市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一個好的城鎮規劃會給汽車産業帶來更多動力。為此,我們要集中所有的良性因素,包括很好的基礎設施來確保和支持未來汽車的發展。城鎮化過程中,規劃是第一位的,也是長遠的,應該考慮未來5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需要。

  應對挑戰協同合作成共識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汽車業的發展面臨着諸如環境、能源、安全與交通管理等問題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由政策制定者、行業機構、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和所有汽車行業相關方所構建的汽車行業環境更顯重要性。
  福特汽車總裁Alan Mulally&&,汽車行業可持續的技術路線圖已經非常清楚,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有更多的協同與合作。首先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一步改善包括柴油機、汽油機在內的傳統內燃機,包括高強度的鋼、鋁合金以及複合材料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空氣動力學以及電子設備等等需要改善和整合,要充分挖掘節能及新材料技術的兼容性。這一過程中,會有更多以前我們從來沒有合作過的人參與到其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這些協同合作。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海茲曼博士説,中國的環境充滿挑戰,全球經濟也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為此,我們要找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去平衡公民對移動性的需求,同時照顧到環境以及我們的資源總量。汽車行業未來發展靠的是三大支柱:節約資源的生産,高效的移動性和智能的系統確保駕駛不打折扣。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開展廣泛的社會合作,開展合作就要盡快建立一個清晰穩定的法律框架和環境。

  用系統方案推進新能源汽車

  中國是新能源汽車戰略堅定的踐行者,但近來出現的種種跡象讓行業、企業和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感到迷茫。如何突破困境,尋找出路成為當務之急。
  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路透社總編輯Paul Ingrassia以海外視角和經驗,綜合對比了豐田普銳斯、日産凌風以及目前最活躍、最熱門的Tesla電動車後説,新能源汽車是解決人類交通與能源矛盾的選擇,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Alysha Webb Production總裁Alysha Webb説,包括豐田、日産、本田、通用、福特等跨國汽車巨頭,都在美國加州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目前美國新能源汽車佔市場的1%,已經建成了6800個充電站,同時銷售和上牌量也在不斷提升。
  據Alysha Webb介紹,加州在美國對節能和環保最嚴厲苛刻,通過立法的形式,強制要求在相應的時間點達到零排放的極限標準。加州政府通過制定各種法案、法規,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包括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電池回收規定、新能源整車推廣補貼等。
  中強光電集團副總經理Dr. Charles Kung認為,基礎設施不健全、産品價格過高、電池能量密度是新能源車三個較為集中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應從系統方案角度出發,鼓勵和嘗試多種新能源技術和解決方案。

  2030年推廣無人駕駛不是夢

  全球知名汽車供應商博世、大陸、德爾福、麥格納以及Pinnacle發動機等企業代表,在論壇上共同展望了2030年以後的汽車發展趨勢。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玉東説,無人駕駛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新趨勢。統計表明,目前90%的事故是駕駛員錯誤造成的。因此,汽車安全的終極目標是自動駕駛,排除人為因素。德國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r .Ralf Cramer説,現有技術已允許我們夢想,在2030年之前實現自動化駕駛,屆時我們可以在車上玩游戲,同時還可安全抵達目的地。
  目前,各大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加緊相關研發。博世是第一家獲得德國政府批准進行無人駕駛測試的,他們將不斷研發新産品,這一過程中演變出的一些技術,將為目前的安全駕駛提供更多方便,比如避免追尾和行人受傷的産品將會用在更多車型上。大陸集團也有數千名研發人員致力於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的開發,這套系統將成為未來實現無人駕駛的重要基礎。
  麥格納國際亞洲區執行副總裁Frank O‘Brien説,無人駕駛技術不僅牽扯安全技術發展,更關係到政府法律規範,法律改進步伐如果不能同步,將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影響。現在技術發展非常快,但法規制定有點兒慢,對技術有所制約。
  據介紹,在美國已有3個州包括內華達已經通過了自動駕駛車試駕的法規,最近歐洲政府也開始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在高速上測試。德爾福首席技術官及全球高級副總裁Jeffrey J.Owens説,政府的積極支持,無疑更有助於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於普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謝衛列:汽車産業政策亟需調整 2013-08-18
全球汽車論壇10月在武漢舉行 2013-06-27
“2013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9月揭幕 2013-05-23
汽車産業須在銷量之外做文章 2013-05-06
支持汽車産業合資自主為時尚早 2012-09-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