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東坡泡菜、新疆阿爾曼清真食品、甘肅莫高葡萄酒……正在成都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中國西部”農産品已悄然蜚聲海內外,走上國際經貿大舞&。
紛紛打造“金招牌”,“鄉土味”引國際親睞
在本屆西博會9號館四川眉山展區前,一股濃濃的泡菜味兒惹得中外客商紛紛駐足品嘗,這是四川眉山市著名的“東坡泡菜”。
四川省眉山市委農工委産業發展科科長樂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目前,‘東坡泡菜’年産值已突破100億元,遠銷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過2億元,已成為眉山市一張響亮的國際名片。”
鋪就“東坡泡菜”通往世界的“紅地毯”背後,是眉山市近年來全力構築的農産品品牌化發展之路。以龍頭企業為引擎,打造泡菜原料基地,眉山市目前已擁有6個中國馳名商標泡菜産品和7家四川省著名商標企業。其中吉香居、味聚特、李記等7個品牌還獲得中國進出口資格。
“去年,韓國最大的綜合性食品公司希傑集團向吉香居投資3.5億元,並為吉香居提供其在海外55個國家的銷售網絡。”樂軍説,“有了品牌,才能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能走上國際舞&。”
像“東坡泡菜”這樣享譽海外的西部農産品“金招牌”還有很多。記者在本屆西博會上看到,新疆阿爾曼清真食品擁有42項國家自主知識産權專利,具有國際穆斯林市場權威的馬來西亞清真食品HALAL認證,遠銷西亞、東南亞、中東等地;西藏青稞啤酒已登陸美日等發達國家,獲得國際消費者的認可;“中國馳名商標”甘肅莫高葡萄酒已進入國際中高端葡萄酒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西部農産品走向世界,被國外客商看重,迅速成為國際農産品貿易市場上耀眼的“明星”。
與技術“聯姻”,現代農業合作提升貿易潛力
作為世界重量級啤酒巨頭,本屆西博會上,由丹麥啤酒製造商嘉士伯公司控股的重啤股份有限公司與四川宜賓簽訂年産50萬噸啤酒技改生産線建設項目投資合作協議,讓中國西部農産品備受矚目。
不僅如此,本屆西博會中歐商務合作洽談會上,歐盟與中國也簽訂了包括四川豐藏現代農業小白蘑菇生産線採購項目在內的8千萬美元貿易項目。此次歐洽會還首次關注中歐在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領域的合作,在22日舉行的中歐現代高科技農業專題對接會上,來自英國、法國、丹麥、德國等國的歐洲農業技術專家特地帶來歐洲現代高科技農業技術,與中國西部尋求技術“聯姻”,並簽訂了包括現代農業合作在內的20多個中歐高科技合作項目。
英國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克勞德 凱普蘭還透露,在今年7月份發布的英國農業技術戰略中,英國將啟動一項政府投資總額為1.6億英鎊的“農業科技戰略計劃”,其中1000萬英鎊將專門用於支持英國農業科技與農業新産品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這意味着中國西部農業面臨着巨大的發展機遇,”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商務領事梅隆説,“中歐現代農業合作將促進中國西部農産品加快進入國際市場。”
擴大國際市場份額,西部農業有潛力也有距離
憑藉資源優勢,借助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國西部農産品正加快“跑進”國際市場,但想要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吸引更多外國資本,還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
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牟錦毅認為,中國西部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加強,但整個西部農産品出口起步晚,未來發展的關鍵,是要加大培育出口帶動力較強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連農業基地,農業基地連合作社,合作社連農戶的産業化、商品化、規模化生産經營格局。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招商局局長強巴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西藏的牦牛肉、青稞酒深受國際消費者的喜愛,但目前出口還是以高端精品路線為主,“我們急需一大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對西藏農産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産量,降低成本,延伸鏈條,拓展市場,讓西藏農産品更廣泛地打開國際市場。”
並且,科研人才缺乏也是現階段制約西部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作為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四川仲衍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及項目部經理劉德銀告訴記者,企業目前就面臨科研人才引進難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精尖農業科研人才還主要聚集在各大科研院所,如果沒有相應的鼓勵引導政策,這些人才很難放棄現有的環境和待遇,與企業合作進行農業技術研發。”劉德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