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股制度推出在即 銀行電力等有望率先試水
2013-10-29   作者:記者 蔡宗琦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證監會表態“將盡快發布實施”,市場普遍預期優先股的制度發布已經近在眼前。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在醞釀推出優先股,且“規模都不小”。

  從籌備情況來看,並不限於此前市場廣泛猜測的銀行業,有投行人士&&,銀行、電力、能源等行業均有企業涉及,其中銀行、電力等行業有望率先試水。

  此外,業內人士預計,相關制度或採納發行增量優先股的方式,並在三中全會前後公開徵求意見,但目前尚未得到監管層證實。

  將盡快發布實施

  雖然方案尚未公布,但多方信息讓市場感覺優先股推出在即。

  此前《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優先股制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亦提及優先股。

  8月30日,湖南籍全國人大代表黃志明收到證監會對其提出《關於做實資本市場促進實業興邦的建議》的答覆,指出建立優先股制度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開展試點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證監會正抓緊起草並盡快&&相關規範性文件,組織梳理和修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等業務規則,為推出優先股排除制度性障礙。

  此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此前&&,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優先股試點的相關文件,將盡快發布實施,並明確指出“優先股沒有行業限制,不局限於銀行”。

  “市場對於推出優先股沒有太大的分歧,方案年內落地幾乎沒有懸念”,分析人士指出,相關方案落地並沒有障礙。對此,中金公司研究指出,推出優先股有法律曆史淵源。早在國家計委、體改委1992年5月15日發布的《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曾經對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優先股做出規定:“公司設置普通股,並可設置優先股。普通股的股利在支付優先股股利之後分配……公司對優先股的股利須按約定的股利率支付”。

  此外,現行《公司法》、《證券法》僅規定了普通股的設置,對優先股的推出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同時表明“國務院可以對公司發行本法規定以外的其他種類的股份,另行作出規定”,為其推出留下法律空間。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制度安排,中金公司預計將會以國務院的名義&&優先股的相關規定,證監會在此規定下&&有關辦法及配套規則即可試點有關優先股的發行與交易。至於與《公司法》的銜接,預計將等試點完成條件成熟後,對《公司法》進行修訂,加入優先股相關內容。

    銀行電力等有望率先試水

  雖然優先股方案尚在醞釀之中,但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已有企業在籌備發行優先股,而這些企業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大藍籌。

  對於試水優先股的公司名單,中信證券策略研究報告考量了企業的大股東比例、ROE、股息率、估值與規模水平等指標,指出銀行、電力、交運、建築、煤炭等行業大盤藍籌股或將率先推出優先股發行。

  這與海外市場表現極為一致。中信證券統計美國市場數據發現,優先股發行集中在大盤藍籌股。從行業分佈來看,金融、交通運輸與必須消費的優先股發行數量最多。另外,美國稅法規定,只有C類公司(股東超過1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能夠發行普通股和優先股,而S類公司(股東不足1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則只能發行普通股,不允許發行優先股。當然,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及有限責任公司更是不可以發行優先股的。也就是説,美國只允許大型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優先股。

  對於企業而言,發行優先股並非包治百病的選擇,從海外經驗來看,發行優先股多為增量發股,但由於優先股往往發行成本較高,因此多數是在融資困難時來彌補資金缺口。英美市場上,優先股的起源均來自於修建大型鐵路,當時資金極度缺乏,原有股東不願進行再投資,無法通過普通股融資。此次金融危機之時,美國市場上優先股發行亦增加明顯。從成本來看,美國優先股股息率在6%至9%,中樞為7%左右,英國的優先股分紅率為4%至10%。對於不少有籌措資金需求的上市公司而言,發行優先股並非首選。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從發行優先股的條件和發行者受益的情況來看,有發行條件的企業需具備高分紅、現金流良好等條件,尤其是低估值的上市公司意願較強。“此前曾有公司做過發行優先股回購股票的預案,其中股價跌破凈資産是最重要原因,但最終只批准了該方案回購股票部分”。

  增量發股可能性大

  雖然發行優先股成本較高,但發行優先股的優點明顯。廣發證券分析指出,國有股大量集中導致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代理問題,弱化了市場監督。將部分國有股轉化為優先股,將推動公司治理結構往制衡模式演進。優先股將表決權與股份分離,國有優先股持有人平時不干預公司經營管理,僅在涉及優先股股東權益的事項時才參與決策。這種改變會促使公司控制結構向制衡模式演進,制衡型股權能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狀況。此外,優先股可提高國有資本收益。200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開始實行,2011年後,資源類企業上交國資收益金比例為稅後利潤的15%,競爭類企業為10%。目前市場中資源類企業的ROE整體在4%,按照15%的上繳比例計算,國有資本收益率僅0.6%,甚至低於上市公司整體的股息率水平。假定優先股股息率設定為3%,也會大幅提高國有資本收益。

  對於優先股未來發行的具體舉措,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可能實施的有兩種方案:一是發行增量優先股,增加公司的融資渠道,部分緩解資金需求壓力;二是將部分存量股轉化為優先股。這將提高公司治理質量、緩解解禁減持資金需求壓力、推進市場化改革。

  對於兩種不同版本的方案,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其為客戶籌備的方案主要採用增量發行,若直接採取存量股轉換,則利益更難均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優先股制度推出在即:多家藍籌備戰 2013-10-29
消息:中國證監會或考慮將IPO開閘與優先股同步推出 2013-10-24
三類公司最適合進行優先股試點 2013-10-11
優先股“破冰”試點場外市場先行 2013-10-11
優先股改革要接地氣 不妨從IPO試點開始 2013-09-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