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被認為是標杆性的企業:所屬開發項目被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高技術産業示範項目”,並從國家安監總局領取第一個煤層氣企業安全許可證。在煤層氣開發領域,它對標的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樣的巨無霸。按照儲量計算,中聯煤層氣有限公司(下稱“中聯煤”)的煤層氣儲量排在全國第二的位置,僅次於中石油。
不論從歷史沿革還是從其在中國煤層氣開發所佔的份額來看,中聯煤在行業的位置都舉足輕重。但就是這樣一家被國家大力扶持,並具有“明星”氣質的企業,卻面臨着外界難以想象的內控漏洞。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一份由中聯煤股東中海油集團和中煤集團聯合所作的審計報告顯示,中聯煤在2011年虛構資産,會計報表中資産和負債分別虛增6.37億元,佔當年資産總額22%和負債總額63%。中聯煤高管證實,中煤集團和中海油確實曾聯合對該公司進行審計。
虛構資産只是這家老牌國企面臨的問題之一。此外,在工程招標,利用庫存調節利潤以及汽車租賃等方面均存在問題。
虛增6.37億工程
隨着中海油的入主,中聯煤在2010年底完成了其歷史上第五次股權調整和變更,新的管理層也逐步到位。中聯煤隨之迎來一輪“大幹快上”的建設潮。
在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由中聯煤管理層向中海油總公司高管所作的匯報資料中,前者預計到2011年底中聯煤的在建工程有望達到21.5億元。
事後看來,這是一個相當激進的投資計劃。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2011年底中聯煤會計報表反映“在建工程”金額19.93億元,未能達到21.5億的目標。即便是這份未達標的投資進度,也已經摻了不少水分。
經中海油和中煤集團組成的聯合審計組核實發現,中聯煤2011年扣除已完工未結算工程量1.3億元外,其餘6.37億元屬於虛增工程量,這導致其2011年會計報表中資産和負債分別虛增6.37億元,佔當年資産總額的22%和負債總額的63%。
中海油和中煤集團聯合審計之後,中聯煤試圖通過後續的投資將會計賬目“做平”。
本報記者從一份中聯煤的內部資料中看到,該公司2012年共計劃完成上年“掃尾工程”投資5.587億元,分為開發項目和勘探項目兩部分,前者包括柿莊南示範工程二期、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層氣技術系統、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開發示範工程等;後者包括山西柿莊南區塊(西區)煤層氣勘探項目、山西柿莊北區塊煤層氣勘探項目、山西壽陽區塊煤層氣勘探項目等。
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掃尾工程”實則是中聯煤為掩蓋2011年虛增的工程量而設立。但軋平賬目非一朝一夕可成,截至2012年6月底,中聯煤會計賬簿仍殘存虛增工程量3.48億元。
除了虛構資産項目外,中聯煤也對盈利指標進行了“修飾”,利用庫存調節利潤。2010年12月,沁水分公司與供應商簽訂3份材料採購合同,合同總價273萬元。
中海油和中煤集團組成的聯合審計組事後發現,上述材料實際於2011年4月13日入庫,2010年11月和12月,沁水分公司將尚未購入的材料及部分剩餘材料共計289.67萬元辦理領用手續並計入當期煤層氣生産成本。
激進投資
中聯煤具有“先天”政策優勢。
國務院於1996年3月批准成立中聯煤,從事煤層氣勘探、開發、輸送、銷售和利用。成立之初,中聯煤起點很高,其參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享有煤層氣勘探、開發和生産對外合作專營權。
1999年3月~2010年12月,歷經5次股權調整和變更,中聯公司成為中海油與中煤集團各持50%股份的均股公司。到了2013年,中海油進一步加大對中聯煤的控制權,將持股比例增大至70%。
據中海油以及中煤集團的增資擴股協議,在中聯煤董事會以及管理層人員配備上,中聯煤總經理和法人代表武衛鋒由中海油派出,董事長則由中煤集團企業管理部總經理紀四平擔任。
中海油出資和新任管理層到位後,中聯煤很快迎來一波“大幹快上”的熱潮。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中聯煤向中海油集團管理層的匯報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份,中聯煤的資産負債表中“在建工程”科目(在建工程主要指的是那些當前處於施工期,尚未達到使用狀態,不能轉入固定資産的工程)總額達到12.4億元。
從數據對比來看,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投資額:截至2011年初,中聯煤的資産總額也僅有12.9億元。12.4億元的在建工程總額相當於“再建一個中聯煤”。
中聯煤急於做大的思路不難理解。據知情人士介紹,中聯煤最初的“虛構資産”動機即可能來自於完成向中海油高層所立“軍令狀”的壓力。同時,中聯煤公司長期以來也面臨在煤層氣開發領域被邊緣化的狀況。
中聯煤同時感受到來自地方政府的壓力。2011年9月3日,山西省政府與中海油、中聯煤公司召開了煤層氣開發利用座談會。鋻於中聯公司在山西省有13個區塊,資源前景較好,山西省政府要求中聯公司山西省境內的煤層氣産量規模達到100億立方米。山西省將在徵地、環評、項目審批、融資等18個方面給予支持。當年的10月份,中聯煤臨時董事會原則上同意中聯公司管理層按照山西省政府提出的100億立方米/年産量目標,並重新修訂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增加“十二五”規劃中頭三年勘探開發工作量和投資比重。
上述匯報資料預計,到2011年底中聯煤的在建工程有望達到21.5億元。
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或是中聯煤難以完成既定投資目標,並鋌而走險虛構資産的導火索。
中聯煤多份資料中數次披露近年來的資金困境。記者掌握的一份中聯煤公司2012年“半年計劃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中顯示,“2012年公司計劃投資32.22億元,而目前公司的生産運營仍依靠中海油增資擴股時投入的12億元,資金緊張已經對公司的生産建設産生了影響。”
而中聯煤自身的“造血”功能顯然不足以支撐其雄心勃勃的投資項目。熟悉中聯煤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如果沒有國家對煤層氣開發的補貼資金,中聯煤很可能陷入虧損的境地。
對於形成上述賬目問題的原因,接近中聯煤人士對本報記者&&,中聯煤儘管很長一段時間經營不善,但此前並沒有出現如此嚴重的賬目問題,這些問題在最近這幾年才變得突出出來。
“中聯煤從高層到具體的項目負責人,對賬目問題都是十分清楚的。”該人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