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稱徵遺産稅不應急:中國老人有多少遺産
2013-10-25   作者:李丹  來源:天府早報
分享到:
【字號

  “一定要注意一下,注意厲教授。”廳內的主管向下屬吩咐説,厲以寧年長,怕身體不適,要多加照顧,“剛才他要喝水,端錯了杯子,差點喝了下去……”當主持人介紹厲以寧並邀其上&發言時,身旁的工作人員忙不迭地站起來攙扶。

  當83歲的厲老站上講&,從9時41分,到10時22分,他始終站得穩穩的——思路清晰,聲音低沉有力,他發出的每一個論斷都振聾發聵。

  昨日上午,第二屆工商行政管理創新發展高層研討會在蓉召開,厲以寧在論壇上講了一些“跟民營企業有關的、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問題”。

  我們一定要掃清改革路上的障礙,首先要掃清阻礙社會和諧的障礙,要知道這些障礙在什麼地方。”西方國家出現的問題是福利病。我們中國是量力而行,努力發展。”

  談發展


  “經濟總量重要,但結構更重要”

  稍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今年第三季度國民生産總值(GDP)增長7.8%。厲以寧首先肯定了這樣的成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厲以寧説,“就像騎自行車,騎得快不穩,騎得慢就晃,還容易倒,而且容易翻車。在中國的條件下,路還不太好,所以保持7%到8%是可行的。”

  “有些人説為什麼現在不來一個大規模的投資呢?把經濟可以再拉上去。”厲以寧&&,“經濟總量是重要的,但結構更重要。”厲以寧説,結構不改變可能再次造成産能過剩,甚至更嚴重的問題,“到時候怎麼收場呢?”

  “我們內需目前主要是投資需求,而不是消費需求。”厲以寧説,目前消費需求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所以老百姓有後顧之憂。

  厲以寧強調,要加大三個方面的投資,一個是與技術創新有關的投資;第二是投資要民營資本加入,把門檻降低讓民營資本進來,並且做到公平競爭;第三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因為基礎設施投資可以為長遠的發展做準備。“投資跟消費共同拉動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才有可能轉為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式。”厲以寧説。

  厲以寧指出,社會和諧紅利是最大的制度紅利、最大的改革紅利。“發展方式的轉變,其他國家一樣可以有,社會和諧的紅利才是我們優越的資本。”厲以寧説,“我們一定要掃清改革路上的障礙,首先要掃清阻礙社會和諧的障礙,要知道這些障礙在什麼地方。”

  談分配


  “社會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重點是初次分配”

  關於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討論話題延續至今,重點是初次分配還是二次分配仍是爭論焦點。厲以寧直接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社會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重點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如果沒有改革,你二次分配搞再好也沒有用。”

  “第一給農民以産權,農民有財産了,才有財産性收入。”厲以寧指出,初次分配的第二個問題是勞動力市場中供求雙方地位不均等,“國外可以看到工會的作用很大,中國的工會作用也很大,但是工會不管農民工,你見過工會管農民工的事嗎?”除此之外,農産品方面單個農戶也是弱勢,而採購商是強勢;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人均教育經費城市多農村少,都造成了農民在初次分配收入中的弱勢地位,亟須改革。

  厲以寧也強調,在中國現階段兩種戶口並存的情況下,二次分配也很重要,不能忽視,中國的社會保障應該着重城鄉一體化。“在西方國家有一句老話,‘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補’。”厲以寧介紹,“而在中國不是這樣的,一次分配就有差距,而二次分配擴大了差距,因為工人和城市職工有公費醫療,農民工連合作醫療都不一定能保障,所以城鄉社會保障要一體化。”

  至於其他的社會分配製度調整,厲以寧&&不該着急。“比如遺産稅的徵收,它的前提一定要完善個人財産登記制度。”厲以寧説,“有了完善的個人財産登記制度以後,而且稅率要合理,門檻要適度,因為中國和外國不一樣,外國資本主義搞了那麼多年了,中國不同,中國的老的有多少遺産?”

  談創業


  “富了不能變懶,要勤奮,要艱苦創業”

  “美國人關注中國的什麼?”厲以寧笑説,是中國的咖啡店。厲以寧介紹,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發表了一篇長篇通訊,既沒有關注中國的GDP有多少,發展有多快,而是從中關村的咖啡店看起。“中關村有許多咖啡店,有一個叫做車庫,幾乎每天都坐滿。”厲以寧説,美國人每天去看,去打聽之後知道,咖啡店裏都是名牌大學的博士生、博士後還有青年教師,以及中科院和其他研究機關的年輕研究人員。“他們談創意、創新、創業、專利權的轉讓問題,專利權的開發應用問題。”厲以寧説,“這就是美國最應當擔心的問題,因為30年前比爾蓋茨跟喬布斯都是美國大學城咖啡店的座上客,這些人當中,過二三十年看,甚至過十幾年看,大量的創新人才會從這批人裏出來。”

  厲以寧提醒,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應該把眼光看得更遠一點,“我們應該看到富了不能變懶,如果變懶了我們還有什麼希望?要勤奮,要艱苦創業,這是很重要的。”“西方國家出現的問題是福利病。”厲以寧説,為了彌補青年的營養不良,英國二次世界大戰後實行了每天一杯免費牛奶的政策,20多年後,營養狀況得到改觀,但是取消這項福利引來了游行示威、罷工,甚至迫使政府改組,“這麼小的福利,它是剛性的存在。”

  厲以寧説:“我們中國是量力而行,努力發展。”


  ■人物名片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現為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公開資料顯示,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大讀博期間,師從厲以寧教授,並與厲以寧、李源潮等師友合著《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一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富人資本不透明 起徵遺産稅比美國還難徵 2013-10-18
六成受訪者反對徵遺産稅 專家稱僅對5%極富群體收 2013-10-15
報告稱遺産稅收入一年能達2000億 應500萬起徵 2013-10-13
不與民爭利的遺産稅,這個可以有 2013-10-11
以縮小貧富差距的名義開徵遺産稅 2013-10-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