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兩公司被指污染環境
北京內蒙古法院不立案
2013-10-24   作者:章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記者昨日(23日)獲悉,在歷時一個多月的等待之後,自然之友、自然大學兩家環保組織訴神華環境污染案均以“不予立案”告終。

  8月30日,北京東城區法院電話告知案件代理律師“不予立案”;9月9日,上述兩家環保組織申請立案的材料被內蒙古鄂爾多斯中院拒絕簽收。

  神華兩公司被指污染環境

  上述兩環保組織此前聯合起訴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狀告這兩家公司污染內蒙古鄂爾多斯環境,侵害當地牧民利益。這是北京地區首次公益訴訟。

  案件代理律師、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環境公益律師胡少波介紹,2004年8月,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工神華煤制油項目,廠址設在鄂爾多斯烏蘭木倫鎮北郊馬家塔村。項目兩期總建設規模為年産油品500萬噸,主要産品包括柴油、石腦油、液化氣等主要産品。

  神華兩公司的取水點位於浩勒報吉農牧區,這是內蒙古毛烏素沙地中一片水資源集中區,距離神華生産區約100公里。毛烏素沙地是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要沙源區之一,也是近些年防沙治沙工程和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

  兩家環保組織稱,2003年至今神華兩家公司先後在該水源地打了22口300多米的地下深井,2006年開始抽取地下水,日抽水量達數萬立方米。

  環保組織稱,他們實地調查發現,神華多年來持續抽取地下水的行為導致草原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牧民原來深30米左右的水井均已廢棄,新井需深挖100多米才能穩定供水。

  此外,當地地表水體面積明顯縮小,季節河流和湖泊減少,人工湖面、濕地消失;沙丘活化,草原沙漠化面積擴大;地表植被、草場大面積衰退;農牧民生産生活受嚴重影響。

  兩家環保組織在立案材料中稱,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在生産過程中,有向廠區附近河道和沙地排放工業廢水的行為。在距離被告生産區500米左右的沙地上已形成一片大面積的廢水滲坑,廢水經檢測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解焱等專家到神華取水區浩勒報吉農牧區現場勘查。出具的《專家生態影響評估意見》認為,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在其廠區附近排放廢水導致土壤可能受到污染,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下降明顯,並進而引發取水區植被退化、沙丘活化、地表水面積下降等生態問題。

  解焱&&,非常支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這個問題。

  專家稱不應限制公益訴訟

  上述兩家環保組織請求法院判令神華兩家公司停止向沙地排放廢水,並對其已經排放到沙地形成的廢水滲坑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恢復其原有的生態功能;判令神華兩家公司停止從鄂爾多斯浩勒報吉水源地抽取地下水。

  新民事訴訟法中首次規定了公益訴訟,實施已將近一年。對於上述兩家環保組織提起的公益訴訟不予立案一事,北京東城區法院&&,雖然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對環境污染、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究竟什麼樣的原告能提起環境訴訟,目前尚無司法解釋。

  胡少波對記者説:“公益訴訟雖然已有了規定,但目前還是一個死的法條,該規定應該通過個案在司法實踐中被激活。”

  在昨日的“神華環境污染公益訴訟案件研討會”上,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保護法學教授、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王燦發認為,法院以民事訴訟法第55條來拒絕這一訴訟依據不充分。“本來是鼓勵公眾參與的條款,反而起了限製作用。”

  “環保法三審修訂草案限定公益訴訟主體資格是必要的,但僅僅只有一家或少數幾家組織符合條件,而不是把每一個人都動員起來,是無法真正解決環境問題的。”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法學教授、訴訟法學研究院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所主任肖建華認為,禁止和限制不是環保的出路。

  就神華兩公司合法取水行為導致生態破壞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保護法學教授曹明德認為,案件涉及的神華兩公司合法取水,只是行政上的合法性,但由此若産生的公共環境和個人財産的損害,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神華變相價取消"月度最低結算價" 2013-10-09
神華等煤炭巨頭同步提價 2013-09-26
2013中國煤炭企業百強名單發布 神華集團居榜首 2013-09-17
神華百萬噸死亡率比美國低7.5倍 2013-09-16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啟動 2013-09-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