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目前為止,從全口徑來看,中信信託管理資産總量已經突破7000個億。根據銀監會凈資本管理辦法和業務發展需要,為提高抗風險能力,我們正在着手做相應的增資擴股工作,要走一定的流程,需要上報集團和監管方。”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兼董秘張繼勝近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已有廈門信託、中鐵信託、山東信託等至少7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擴股計劃。其中,山東信託9月底剛剛拋出增資方案,擬通過部分原股東認購及掛牌等方式將註冊資本增加至20億元。 一位長期關注信託業的分析人士&&,本輪信託公司的增資擴股是繼《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實施以來的第二輪增資擴股潮。 該分析人士稱,第一輪增資潮主要因為《辦法》要求公司凈資本不得低於2億元,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不得低於凈資産的40%。當然,當時監管層預留了一段時間作為緩衝期,要求並未那麼嚴格。 “本輪信託公司大刀闊斧地進行增資擴股計劃,主要因為內外環境的雙重夾擊。首先,緩衝期已過,信託公司可管理的信託資産規模與凈資本直接挂鉤,對信託公司凈資本實施硬約束。其次,由於信託公司自身産品配置的不合理。在《辦法》硬約束和通道業務優勢盡失的情況下,信託公司只能儲備‘彈藥’,在保住原有業務的前提下,發展新業務。”上述分析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