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19日發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報告》。報告預測,中國2013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將為7.7%,考慮到政府推進改革主動降速,預計2014年全年GDP增長率為7.4%。中心主任李稻葵&&,三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但是國際上美國債務鬧劇再次上演,在量化寬鬆政策(QE)面臨退出的大背景下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資本流出經濟減速。外部不確定性成為近期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國內,隨着政府執政信心的增強和三中全會的召開,未來一系列改革措施將&&,經濟平穩減速和結構調整將成為未來主旋律。
報告&&,過去一年中,經濟增速自2012年第四季度的7.9%下滑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7.5%,而後在三季度回升到7.8%,顯示經濟運行基本實現軟着落,進入平穩運行軌道。投資、消費、信貸等各項數據指標相對平穩。9月CPI增速略有回升,但預計全年仍能控制在2.8%的水平。從進出口來看,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在QE
政策面臨退出的大背景下出現了資本流出、經濟減速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需的增長。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仍將對中國經濟持續施加壓力。同時,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11月召開。未來一段時間,一系列改革措施將陸續&&。而這一輪的改革更多的不是刺激經濟的增長,而是着重在調整經濟結構上下功夫。這將不可避免地對經濟産生收縮性的影響。
根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的宏觀預測模型,預計2013 年全年GDP增長率為7.7%,CPI
全年同比增長2.8%,全年貿易順差約1928億美元,佔GDP的2.1%, M2
同比增長14.3%,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考慮到政府推進改革主動降速,預計2014年全年GDP
增長率為7.4%,CPI全年同比增長3.2%,全年貿易順差約1902億美元,佔GDP的1.8%,
M2同比增長13.9%,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
該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剛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累計增速7.7%,比上半年升高0.1個百分點,下滑加重的局面似乎有所緩解。然而情況並不樂觀,經濟實際下滑程度預計超過統計數據公布的情況。但增速仍低於統計數據公布的程度。上半年廣義貨幣量(M2)和貸款分別增長
14%和14.2%,比以往任何時期都低。貨幣緊縮程度如此之緊,經濟下行壓力不可能不大。對此,“只有徹底調整改變重投資上大項目的調控思路,真正推進消費主導的內需擴大型結構調整,才能夠擺脫下行壓力,走上經濟回升之路。”
李稻葵則強調:“短期增長為全面深化改革讓路。”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即將掀起。一般來講,中國的改革對短期增長都是擴張性的,但即將來臨的新一輪改革可能有所不同。這一輪改革是在過去5年來應對危機的財政、金融刺激政策留下了一定的後遺症之後推出的,也是過去10年高速增長之後各種各樣的機制問題需要全面的調整的聲音呼喚出來的。因此,這一輪改革短期增長效果可能是收縮性的。具體説來,此輪改革需要將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加以一定的限制。這將直接對地方政府土地開發、舉債等擴張衝動形成約束。這輪改革也將對金融體制、國有企業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這將改變長期以來中國金融體制支撐國有部門盲目擴張、重復建設的固疾。為解決這一問題,此輪改革也將涉及到財政體系,勢必會推出旨在夯實地方財政根基的新稅種,而這些新稅種的推出對於短期經濟增長是收縮性的。因此,我傾向於認為此輪改革會要求在短期增長方面做出一定犧牲。但這種犧牲是必須的,沒有這種犧牲中國經濟很難長期穩定地增長。因此,未來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將會在低位的7%區域徘徊。如果這一輪改革真正能夠全面深入地貫徹下去,那麼中國經濟的未來將會有可持續的更快一些的穩定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