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奶粉企業將分多階段實行整治 准入門檻或大幅提升
2013-10-19   作者:張欽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六成奶粉企業將被淘汰並不是新説法,幾個月前就有了,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實,也就是説能不能真正實施下去。”針對近日有消息稱,工信部正擬定5年內淘汰六成配方奶粉企業的重組方案,國內乳品行業分析師宋亮昨天(18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出了這樣的擔憂。而記者昨天在採訪部分奶粉企業時也得到了類似的觀點,“最大的阻力可能倒不是企業本身,奶粉企業在很多地區都是當地的支柱,很難説撤就撤了!”

  傳奶粉企業將分多階段實行整治

  根據目前奶粉行業內流傳的一種説法,我國將對奶粉行業分多階段實行整治,其核心是培育3至5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使其産品佔據市場的主導位置。而伴隨這項進程的則是對實力較弱的中小規模企業實施分階段淘汰,有一種説法是將用五年時間將配方奶粉企業壓縮整合至50家左右,即目前的六成企業將被淘汰。為了實施這一計劃,政策層面可能將推出稅收優惠、財政扶持、金融綜合授信、發行股票債券、被兼併企業土地開發收益等措施。對此,長期研究國內乳品行業的宋亮告訴記者,對於奶粉業重組其實早已經吹過風,而且也有了蒙牛兼併雅士利的先例,但對於是否真正能最終將奶粉企業壓縮到50家,他則&&存疑。

  我國年産3萬噸以上奶企僅3家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的品牌企業大約在120至150家,其中品牌比較悠久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有30家左右,剩下的品牌企業則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小眾的水牛、牦牛、羊奶的奶粉企業。這類企業在三聚氰胺事件後的幾年大量出現,滿足了一些談傳統奶粉色變的消費者的需求。第二類是代工品牌,即國內企業赴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等乳業大國註冊品牌,然後由國內奶粉工廠為其貼牌加工,這樣的品牌大概有60個左右;第三類則是近兩年新進入中國市場的純進口品牌。

  目前我國年産配方奶粉60萬噸,其中年産量在3萬噸以上的僅有3家,行業普遍存在着規模偏小、品牌力弱的問題。其中一線奶粉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尚不足50%。

  中小奶企將是整合難點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奶粉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已經&&一些規定壓縮了一些奶粉企業的生存空間,比如禁止委託、貼牌生産配方奶粉;禁止進口大包裝奶粉在國內分裝等禁令都會削減一定數量的奶粉企業。但很多本土實力不強的中小規模企業將是此次整合的最大難點。

  “如果真的要壓縮整合,要麼&&新的行政性限令,要麼通過市場手段整合,現在來看,前者似乎不太可行,而後者的成本相當巨大,目前看都不太可行。”他認為,很可能使用的手段是大幅提升奶粉生産的准入門檻使中小規模企業自動淘汰。但事實上,很多區域性中小型乳品企業往往都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如果被削減很可能面臨很多社會問題,這也可能遭遇來自地方政府的抵制。“而且從政府部門的初衷來看,奶粉行業的大基調應該是大兼併小而不是徹底消滅中小企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工信部奶業重組方案揭蓋:只留50家配方奶粉企業 2013-10-18
惠氏降價被指缺乏誠意 奶粉企業主動降價或有"減刑" 2013-07-05
遭反壟斷調查 多家奶粉企業緊急降價 2013-07-04
工信部將推動嬰幼兒奶粉企業兼併重組 2013-06-18
聯想入股奶粉企業被指假洋品牌 借道海外産品成潮 2012-01-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