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商品交易所日前宣布,鐵礦石期貨合約將於10月18日上市交易,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I1403、I1404、I1405、I1406、I1407、I1408、I1409。
業內人士指出,鐵礦石期貨上市交易後,不僅能增強我國在鐵礦石市場的定價權,同時也能為相關上市公司提供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從而對相關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繼2011年印度商品交易所和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推出鐵礦石期貨後,新加坡交易所也於今年4月8日推出鐵礦石期貨。數據顯示,新交所鐵礦石衍生品交易量約70%成交來自亞洲客戶,30%為歐洲客戶,亞洲客戶中,來自中國客戶的成交量佔比約為1/3。作為鐵礦石最大進口大國,我國勢必有必要推出自己的鐵礦石期貨。
鐵礦石期貨可以提高我國鐵礦石資源的保障能力,一方面,礦山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鎖定未來的礦石價格,合理的安排生産經營,穩步擴大生産規模,保障穩定供應,有效的提高我國鐵礦資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從而制定更為有效的投資開採計劃,更好的開展國內資源整合與海外資源並購,充分的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為鋼鐵産業健康發展服務。
那麼鐵礦石期貨上市會給A股市場帶來哪些機會呢?
光大證券&&,鐵礦石期貨上市利好一些擁有鐵礦石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可以分為兩類來看。一類是,未來將以理性的方式參與到期貨市場中的上市企業,期貨的推出有助於他們穩定企業利潤;另一類是,不參與期貨市場的企業,那麼期貨的推出在短期內對他們的影響有限。
浙商證券也持有類似觀點,&&考慮到鉛期貨、焦炭期貨上市時都曾對鉛鋅類和焦炭類上市公司股價帶來短時刺激,預計鐵礦石期貨也能對鋼鐵板塊形成一定刺激,總體而言,鐵礦石採選上市公司更能直接受益鐵礦石期貨交易。
目前鐵礦石概念種類繁多,市場人士建議可以從以下四條主線進行關注。一是,純鐵礦上市公司。如金嶺礦業(金剛礦業為新增長點、噸礦盈利高)和攀鋼釩鈦(國內規模最大、70億噸鐵礦注入預期)。二是,享有鐵礦權益收益的上市公司。如廣東明珠(大頂礦業剩餘股權注入預期強烈)、創興資源(鐵礦已進入收穫期、正籌劃戰略轉型為礦企)。三是,礦鋼一體化的上市公司。如酒鋼宏興(礦石自給率高、繼續整合周邊礦山、銅礦將開工建設)、本鋼板材(先期注入部分礦權、南芬露天鐵礦有望後續注入)、凌鋼股份(鐵蛋山副井將完工,産量有望恢復正常、估值極低)。四是,集團存礦山,有注入預期的上市公司。如首鋼股份(遷安鐵礦注入預期較強),馬鋼股份(馬鋼礦業在建項目近兩年逐步投産,自給率可望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