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正在廣州進行的第114屆廣交會同樣掀起了“自貿區熱潮”。不論是參展的中國出口企業,還是眾多的海外採購商,很多人都躍躍欲試。正是由於利好效應明顯,正在廣交會上的不少外貿企業也對自貿區寄予厚望,並希望國家盡快&&具體操作細則。
外貿企業重視自貿區
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外高橋正式掛牌啟航。按照規劃,自貿區會“力爭經過兩到三年努力,建成一個法制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具有國際水準的自貿試驗區”。
規範、便利、高效、快捷——對於數十萬中國外貿企業而言,究竟意味着什麼?
作為本地企業,三信國際電器(上海)有限公司海外營銷中心部長姜艷靜&&,企業在自貿區內加工後直接出口,可以享受免稅政策。自貿區對企業最直接的吸引力就在於可以節省包括物流、稅務等各方面的成本。“自貿區內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有利於企業的貨物自由流轉、企業所需外匯自由兌換,資金&&和轉移的成本大幅降低。”她説。
此外,對於一些外貿企業而言,自貿區的另一個直接功用,就是有利於外貿企業開展進口分銷業務。上海復榮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思樺認為,由於進入自貿區的貨物不需先繳納稅款,從事分銷的企業可以在分銷時補繳相關稅費,這降低了流動資金的佔有率,同樣節約了成本。
還有外貿企業認為,自貿區將進一步增加國際市場對於“中國製造”的實際需求。浙江飛魚設計(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飚認為,自貿區會進一步吸引國際人力、資本、技術、工藝的聚合,産生集聚效應,“這是我們看重的利好,我們會有很多客戶在自貿區內運轉,帶動企業和自貿區的&&增加。”
部分企業認為,從長遠來看,在全球多個區域性貿易組織和架構加速構建的當下,自貿區可以避免中國被“邊緣化”,在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中保持主動。
轉型升級迎來重大機遇
針對企業的期盼,參加本屆交易會的上海交易團做出了回應。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説,儘管本屆交易會沒有在自貿區註冊的企業參加,但調查顯示,相當數量的企業對自貿區&&出了濃厚興趣。而根據該部門獲得的信息顯示,自貿區將在貿易便利化,發展外貿新業態與新功能和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給我國外貿帶來新優勢。
創新監管制度、促進貿易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任務。目前,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的效應已初步顯現。據介紹,上汽集團在試驗區設立了上海汽車國際商貿有限公司,將為集團自身提供散件進出口業務、國際投融資、結算等方面的服務,使其國際貿易業務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此外,自貿試驗區將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通過鼓勵跨國公司建立整合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區域總部或營運中心等舉措,再加上資本金融運作、企業投資註冊等其他方面的配套,將極大促進轉口貿易和離岸業務的發展,促進上海及全國外貿的轉型升級。目前,英特爾貿易等20余家試驗區內的跨國公司強烈希望能升級成為地區總部。
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也是試驗區的試點內容。據介紹,目前上海跨境貿易電子交易試點——“跨境通”電子商務平台已經上線運營。該平台採用“倉儲保稅進口”模式,即從倉庫到個人的直銷模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減小國內外價格的差距,同時所有商品經過海關備案並能實現追溯。試點如果成功,將帶動國內零售業和服務業向高端業態演變,同時也有利於國外高端産品和先進技術的引進,促進本土企業的轉型升級。
希望盡快&&具體細則
正是由於利好效應明顯,正在廣交會上的不少外貿企業也對自貿區寄予厚望。
希望輻射效應更加顯著。江蘇春蘭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元甲是個“老廣交”,他説,作為離得最近的省份,企業期望上海自貿區的紅利能夠輻射到周邊區域,“希望上海自貿區的政策能有利於我們同國外客戶更好對接。”
希望自貿區變得更大。上海五金礦産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海説,這家企業正在考慮於自貿區內設立分支機構,“我們多年前就在外高橋保稅區設立了公司,現在最希望自貿區能更大一點。”希望更多具體細則盡快&&。上海市輕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孔孜全説,“我們高度關注自貿區的最新進展,希望國家盡快&&具體操作細則,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相信自貿區會對企業出口有較大助力,也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