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産能過剩越淘汰越多怪圈?
2013-10-17   作者:張辛欣 王敏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過剩産能並不是個新話題。近年來,一些行業也出現産能過剩愈演愈烈的形勢。如何化解這個怪圈?是否會加大淘汰力度?對産能過剩企業是一棍子打死還是區別對待?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回應。

    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産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於國際通常水平。儘管這些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但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産能過剩呈加劇之勢。

    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司長鄭立新説,我國出現産能嚴重過剩主要受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産能嚴重過剩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

    他説,工信部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5個重點行業産能過剩情況摸底調查發現,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階段,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一些企業對市場預期過於樂觀,盲目投資,加劇了産能擴張。部分行業發展方式粗放,沒有形成由優強企業主導的産業發展格局,導致無序競爭、重復建設嚴重。而一些地方過於追求發展速度,過分倚重投資拉動,更是助推了重復投資和産能擴張。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我國已經過了追求速度的階段,現階段必須追求增長質量、效益,這些問題和矛盾若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給經濟發展埋下嚴重隱患。

    化解産能過剩,僅簡單淘汰就行嗎?

    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説,化解産能過剩僅靠淘汰遠遠不夠,還要把牌打在調結構上。要更加注重運用發展的辦法化解過剩産能,既要防止無序擴張,又要考慮地方發展經濟、産業升級的需要,在區域內實現整個布局調整和升級,建立産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制度,調動地方積極性。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嚴禁建設新增産能項目等八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苗長興説,此次&&的《指導意見》突出了用發展的思路、市場的手段和改革的措施,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為化解産能過剩拓寬思路。

    “比如,加快推進資源稅改革和環境保護稅立法,理順資源、要素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依靠市場力量化解産能過剩矛盾,減少行政干預,堅決清理廢除不公平優惠政策,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環境等。”苗長興説。
 

   “同樣,對企業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區分對待,有幫有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説。

    以船舶為例,當前,全球造船能力達2億載重噸左右,而2012年新船訂單僅4686萬載重噸。專家預計未來三年全球造船産能過剩將超過50%。

    “我國船舶工業低水平、同質化的産能過多,同時也面臨高端産能缺乏的雙重局面。特別是在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上,所佔國際市場份額仍較低。”李東認為,産能過剩的背後仍有空間。産能過剩並不等同社會資源投入等會緊縮,特別是對提供技術裝備這種戰略性産能的行業,要扶優扶強,支持培育優強企業的發展,同時鼓勵中小型造船企業面向細分市場實施差異化競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在優勢領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據透露,針對化解過剩産能,工信部將制定更為嚴格的環保和能耗標準,加強行業能耗標準和准入管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化解産能過剩不能完全靠市場 2013-10-17
治理産能過剩應以市場為主 2013-10-17
國務院計劃5年化解産能嚴重過剩 2013-10-16
化解産能過剩“國九條”劍指五行業 2013-10-16
發改委:化解産能過剩要突出地方政府作用 2013-10-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