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積極穩妥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矛盾,指導其他産能過剩行業的化解工作,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 《指導意見》指出,受到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從全局和長遠來看,遏制矛盾進一步加劇,引導好投資方向,對加快産業結構調整,促進産業轉型升級,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要堅決管住和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存量,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長效機制。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任務十分艱巨,必須精心謀劃、總體部署、統籌安排,積極穩妥加以推進。 《指導意見》強調,要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總原則,着力加強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堅決遏制産能盲目擴張;着力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分別“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過剩産能;着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産業轉型升級。 《指導意見》根據行業特點,分別提出了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分業施策意見,並確定了當前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8項主要任務:一是嚴禁建設新增産能項目,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項目。二是全面清理整頓已建成的違規産能,加強規範和准入管理。三是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引導産能有序退出。四是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優化産業空間布局。五是努力開拓國內有效需求,着力改善需求結構。六是鞏固擴大國際市場,拓展對外投資合作。七是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八是創新政府管理,營造公平環境,完善市場機制,建立長效機制。 《指導意見》還從加強和完善行業管理、強化土地環保監管、完善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配套政策措施。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創新精神,合力推進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各項工作。各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負總責,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方案並組織實施,穩紮穩打做好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