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上海綜合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綜合聯發)和國泰君安證券共同舉辦了“走進自貿區”高端研討會,眾多企業、機構紛紛前來諮詢探討未來可能的投資機會。不過,在自貿區一系列創新、優惠政策所帶來的熱潮背後,市場人士提醒,在機制設計和政策落地方面,還需要特別加強風險管控和防範。 “最近我們的日接待量都是以往的5至10倍。國慶長假七天,試驗區服務大廳日均接待企業諮詢700餘人次,試驗區官網訪問量近10萬人次。而自貿區管委會首個辦公日接待諮詢更是超過千人。”上海綜合聯發副總經理陳炯感嘆道。在談及未來半年自貿區重點工作時,他介紹説,今年年底前,自貿區將完成試點任務配套措施的細化完善工作,各項試點任務全面鋪開,屆時將有70余項政策細則&&。而到明年3月底前,將完成試驗區條例立法工作,形成基本法律體系和制度保障。 自貿試驗區是金融領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對此,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採宜&&:“人民幣可兌換和利率市場化是短期內可以看得到的,資本項目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他國家開放資本項目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這符合國際慣例,是市場化國家的政策實踐。至於人民幣跨境使用,本質上是由市場決定的。” 談及包括券商在內的眾多機構未來在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時,林採宜指出,從國務院發布的自貿區總體方案來看,與證券公司相關的大約有3條:“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鼓勵金融市場産品創新”、“支持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台”。而據一位自貿區相關人士透露,券商也在加緊布局自貿區金融業務。 不過,熱鬧的背後,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在出席當日會議時強調:“一行三會等機構在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過程中,在機制設計和政策落地方面,也需要特別關注風險管控和各類風險的防範,來努力建設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風險掌控機制到位的自貿試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