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顯示,在銀行服務、專業健康醫療、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領域,航運服務領域,包括增值電信在內的商貿服務領域,律師服務、資信調查、投資管理等專業服務領域,文化服務領域,教育醫療等六大領域、18個細分行業均擴大對外資開放尺度。措施包括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是自貿區改革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包括“負面清單”在內的細則要盡快&&。
“無論是六大服務領域的擴大開放,還是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均為外資企業尤其是境外服務業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新渠道、新機遇。”中國銀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程軍&&。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上海自貿區的亮點之一,就是在吸引外資管理模式上“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即除非在“清單”中事先列為禁止准入的,否則就是自動允許的。相比起我國現行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的“一事一議”模式,這一國際通行的模式在外資准入方面更加公開透明。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上海自貿區探索“負面清單”,通俗地講,就是清單之外的都放開,國企民企外企都可以進來參與競爭,這是釋放生産力的最佳配置,我認為上海自貿區最大的意義就體現在對生産主體的開放。而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上海自貿區的探索要是“可複製的”,那麼推廣到全國這個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澳新銀行環球市場部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上海自貿區計劃開放服務貿易,採用“負面清單”,除非明確規定保留項目,其他所有服務部門一律開放,包括未來出現的新部門。這些改革措施與TPP談判相對應,使上海自貿區實驗符合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貿易新標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