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在京發布了《中國信託業年度報告(2013)》。報告指出,中國信託業在2013年2季度達到9.45萬億的新高峰,10萬億很快也會實現。信託公司目前面臨着風險事件不斷爆發的困境,但從整體行業來看,信託公司近期爆發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報告指出,信託項目規模的增長大多來源於單一信託,信託主動管理類的集合信託産品發行速度反而在下降;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産管理公司正在進入信託的領地,分食了一部分原本屬於信託的通道業務,在企業融資市場也和信託展開了爭奪。同時,今年以來信託風險事件逐漸增多,也給信託帶來不小的壓力。 在混業競爭和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的背景下,信託公司需要總結實踐經驗,發掘自身的制度優勢,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和領域。 報告認為,未來信託業發展將呈現五個趨勢。 第一,十萬億極有可能不是信託行業資産管理規模的頂峰。儘管從2011年開始,就有信託行業規模到頂的看法,但是這兩年信託制度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推動信託行業繼續高歌猛進。今年以來,信託公司雖遭質疑,但只要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繼續發展,信託制度的優勢仍將持續,信託公司今年突破十萬億很有可能。 第二,監管層正在醞釀的銀行間信貸流轉平台很有可能對現有的通道業務産生影響,但是信託將很有可能是這一動作的受益者。信託與銀行天然具有合作的可能,因此信託公司在未來的“通道業務”上的優勢還會保持甚至加大。 第三,信託公司目前面臨着風險事件不斷爆發的困境,但從整體行業來看,信託公司近期爆發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小。信託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化解風險的能力仍然存在,一些較為激進的信託公司可能存在時點上的風險。 第四,隨着高收益基礎資産尋找日趨困難,集合信託的收益率下降趨勢不可逆轉,信託公司需要依靠信託制度賦予的長期穩定、稅收優惠、私密等特徵,利用創新的産品重新吸引客戶。 第五,信託公司在資金和項目兩端均需要開展更多的創新。在資金成本端,信託公司迫切需要尋找低成本、長期限的資金。對於信託來説,降低資金成本意味着拓展更多的投資領域,從而降低行業集中給信託帶來的一系列市場和宏觀調控風險。而在項目端,信託公司需要把目光從“地産”和“政信”拓展到其它領域。這些領域也要符合高收益、風險控制手段成熟等一系列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