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模式”:中石油管道局進軍海外的成功樣本
2013-09-23   作者:李新民 何志丹/喀土穆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這座位於喀土穆利雅得區第16街區的5層居民小樓,就是中石油管道局蘇丹分公司和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蘇丹分公司所在地。圖為聚集在分公司門前的蘇丹僱員。      記者 李新民/攝

  “隨着‘走出去’步伐的不斷加快,國際業務已成為中石油管道局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日前舉行的中石油管道局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上,管道局局長趙玉建如是宣告,“國際業務目前已佔管道局市場的‘半壁江山’,國際商業模式更趨高端,項目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國際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要探尋管道局國際業務發展路徑,便不能不去蘇丹。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總經理陳樹東告訴記者,於1999年5月成立的中油管道投産運行蘇丹分公司,不僅開創中石油海外油氣管道運行的先河,而且培養了一大批管道運行國際化人才,同時協調管理管道局在蘇丹的檢測、維搶修、通信電力工程等諸多高端業務,為管道局開闢乍得、尼日爾、肯尼亞、阿聯酋和伊拉克等海外市場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中油管道投産運行蘇丹分公司由此成為中石油管道局進軍海外高端市場的一個成功樣本。

  創造管道運行海外奇蹟:“驗房人”變身“大管家”

  乘坐在飛往喀土穆的航班上,《經濟參考報》記者曾盡情想象着這座位於青白尼羅河交匯處的古老都市的美麗與繁華。但在抵達喀土穆後,想象變成了失望。喀土穆確實有些“土”,這不只是因為沒修下水道的大街上塵土飛揚,而且剛剛進入9月這裡已開始刮沙塵暴了;再就是這裡的氣候,雖時至9月卻依然炎熱逼人,讓喀土穆作為“世界火爐”的稱謂名副其實。
  “蘇丹最苦的其實並不是氣候和環境。”在喀土穆的利雅得區第16街區一棟5層居民小樓前,迎接記者的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副總經理、中石油管道局蘇丹分公司總經理梁軍會微笑着介紹説,作為第一批派駐蘇丹的管道投産運行人員,他在蘇丹已工作了15個年頭。他認為,蘇丹最可怕的應該是政局不穩和疾病流行,他的前任、現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黨委書記任東江,就是在蘇丹工作期間患上了馬來熱……
  但在1999年5月,作為首批被派往蘇丹執行管道投産運行任務的28名工作人員,梁軍會他們並沒有為此感到擔心。“因為我們當時的任務只是保障蘇丹1/2/4區1540公里原油管道順利投運。”梁軍會説。
  一方面,這是梁軍會根據管道投産運行公司的工作性質做出的判斷。作為管道建設的最後一環,投運公司主要任務是負責管道局承建油氣管道項目的投産、試運和運行管理工作,在確保安全穩定投運後,便可將管道運行工作移交給業主。投運公司如同房子建成後的“驗房人”,在檢驗房子水、電、暖等一切正常,便可將“鑰匙”移交給業主。
  另一方面,在蘇丹1/2/4區管道業主裏,雖然中石油佔有較大投資比例,但運行合同的簽訂卻需要整個董事會開會確認,而且合同是一年一簽甚至半年一簽,蘇丹政府的目的是實現管道運行本土化,在每個中國人管道員工身邊安排一名“影子”學員(蘇丹員工),要求他們全面學習中國人的技術和經驗,準備接管管道運行。
  正是基於上述緣由,剛剛抵達蘇丹的梁軍會打電話給自己正在懷孕中的妻子説:“別着急,等投運任務完成後就可以回國天天團聚了。”可實際上,他們夫妻“天天團聚”的夢想至今持續了近15年,依然沒能實現。
  據介紹,早在1999年6月23日蘇丹1/2/4區管道正式投産,至同年8月30日第一船原油便開始裝船,管道全線投運一次成功,實現了管道局乃至中石油在海外管道投産運行“零的突破”。但中方運行人員並沒有因為完成任務而撤離,按照時任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總經理華樹春的要求,他們開始向蘇丹管道運行市場進軍。隨後,1/2/4區管道業主卻與蘇丹分公司簽署了管道運行合同,而且這一合同連續續簽,管道運行人員被長期留在了蘇丹。
  2004年5月10日,在1/2/4區塊管道運行合同結束後,管道蘇丹分公司又獲得蘇丹6區塊715公里的原油管道運行業務。2011年7月南蘇丹宣告獨立後,中油管道投産運行公司又成立了南蘇丹分公司。特別是2012年10月之後,隨着南北蘇丹局勢的緩和,投運公司挺進南蘇丹市場開始承擔3/7區一號泵站的復産及復産後的運維服務,並於2013年5月再次獲得3/7區首站至2號站240公里的管道運行業務。
  在蘇丹,中國石油管道運行人從原本應該“交鑰匙”的“驗房人”,變成長期“掌管鑰匙”的“大管家”。

  打開國際高端市場:“中國員工不能走”

  據了解,與被稱為“挖溝埋管”的管道建設施工相比,管道運行管理當屬高端市場業務。多年來,蘇丹分公司在管道運行領域的不斷創業和持續發展,成為中石油管道局進軍海外高端市場的一個成功樣本。
  分析其因,中石油蘇丹6區塊管道部總經理孟凡剛説,首先,蘇丹分公司運行員工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隊伍,他們勤奮敬業樂於奉獻的精神不僅征服了業主,也感動了蘇丹人,是他們率先喊出“中國管道員工不能走”的提議。
  這是記者在蘇丹採訪中了解到的一個故事:2001年8月5日,位於黑格林格油田基地的1/2/4區管道一號泵站突然遭到蘇丹反政府武裝的猛烈炮擊。從凌晨4點15分開始到5點10分,先後有14發炮彈在營地和工作現場的附近爆炸,最近的一發炮彈落在離5萬立方米儲油罐僅200余米的地方。當時在泵站工作的所有的外國人都紛紛撤離了,而中國員工卻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沒有一個人離開現場。泵站上的蘇丹人對中國員工豎起了大拇指:“中國人,了不起!” 
  如果説敬業是中國員工贏得尊重的前提,那麼科技則是他們獲得市場的利器。蘇丹分公司在管道運行中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並不斷創新實踐,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比如,在蘇丹1/2/4區原油管道運行中,他們將國內尚處於試驗階段的減阻劑技術率先應用,管道輸油能力普遍提高了15%以上;並進一步研究停輸再啟動技術,優化降凝劑注入量最終實現了無降凝劑安全輸送,這一項每年可節省近800萬美元的管道運行費用。
  最讓中國管道員工自豪的一件事,是對蘇丹6區四號泵站機組的技術搶修。那是2009年3月下旬,運行中的四號站三號泵機組出現異常響動,操作員及時上報,6區高層緊急求助德國生産廠家來人提供技術支持。可是,德國廠家卻以蘇丹局勢動蕩等為藉口,對現場技術支持一事遲遲不予答覆。這時候,蘇丹分公司站了出來,主動請纓,要求以自己的技術力量解決螺桿泵技術故障。
  “時間不等人,為不影響生産,6區業主領導同意了我們的請求。”中油管道投産運行蘇丹分公司經理王孝委説,“我們第一時間抽調全線各站技術骨幹組成維搶修技術隊,聚焦在四號泵站會診三號機組。經過縝密的觀察和分析,機組故障的核心問題很快被找到。隨後搶修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了,經過72小時的奮戰,三號機組終於恢復了正常。”
  這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蘇丹分公司憑藉高度的攻關自信和技術實力證明了自己。6區總裁陳曙東發來賀信,高度讚揚參與此次維搶修工作的管道局技術團隊和現場職工,同時指出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成就,管道員工以卓越的表現和完美的團隊協作精神,克服重重技術難關,成功地完成了原本需要依賴德國廠家技術支持才能解決的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管道局能夠長期扎根蘇丹管道運行市場,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合作經營模式。”蘇丹6區管道運行部經理金勁松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們採取與蘇丹當地公司——蘇丹石油管道公司(SPPC)組成聯合體的經營方式,聯合從事管道運行管理,雙方在合作中實現了互依共贏,穩定發展。
  按照聯合經營協議,中方與蘇方公司聯合分享所有崗位,崗位實行輪換倒班方式運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蘇兩國員工在長期工作中相互促進,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在6區末站採訪中,記者還現場感受到了這份情誼的深重——午飯時間,當記者走進自助餐廳時,桌上擺放着兩塊大蛋糕,蛋糕上分別被作成中蘇兩國的國旗。原來,在餐廳上班的蘇丹工友聽説今天中國記者要來吃飯,便天不亮就起床趕時間做出兩塊體現中蘇兩國友誼的“國旗蛋糕”。

  構築管道“國際空間站”:管道局“蘇丹模式”啟示錄

  《經濟參考報》在採訪中了解到,作為中石油管道局進軍海外高端市場的一個成功樣本,中油管道蘇丹分公司的管道運行管理業務對於管道局實施“走出去”戰略開闢國際高端市場意義重大。
  據了解,1999年對於管道局職工來説,堪稱命運轉折的一年。這一年,中石油重組改制,輸油氣業務從管道局分離,管道局成為以設計、施工為主業的管道建設企業。也就是説,從這一年開始,他們似乎被套上一個“西西弗斯魔咒”——即“建管道——建成投運後移交管道公司——再建管道……”。
  同樣在這一年,包括梁軍會在內的管道局首批28名投産運行工作人員抵達蘇丹。在這裡,他們打破了國內管道建設和運行的“西西弗斯魔咒”,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了腳跟,探索出獨特的“蘇丹模式”,創造了海外管道持續運行迄今達15年的市場奇蹟。
  談及“蘇丹模式”的啟示,梁軍會認為,首先,組建與本地公司聯合體推進管道運行,是管道局在蘇丹石油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他説,管道運行管理與管道建設施工相比屬於高端業務,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蘇丹石油管道公司是蘇丹石油部直屬企業,政府有意將其培植成為覆蓋管道運行和維搶修技術服務的龍頭企業。因此,這種聯合經營模式,對於鞏固市場意義重大。
  “在鞏固運行市場的同時,我們還搶抓機遇不斷開闢新市場。”王孝委告訴記者,比如,我們抓住上次螺桿泵技術故障成功搶修的機遇,開闢了管道場站設備大修業務;又抓住蘇丹石油市場發展的機遇,開展對屬地員工教育和培訓工作。
  其次,記者在蘇丹分公司採訪時發現,在此駐紮的中方員工中,除了運行公司人員以外,還包括管道檢測、維搶修、通訊電力等多支技術服務隊伍,他們共同構築了一個管道局派駐海外的“國際空間站”。依託“空間站”多個技術“兵種”協同作戰,成為管道局在蘇丹市場穩定發展的關鍵。
  蘇丹管道檢測、維搶修、通信電力工程等技術服務人員,既歸管道局蘇丹分公司統一協調管理,又各自出兵,開闢市場。據檢測蘇丹分公司經理劉爭介紹,經過多年努力,管道局檢測分公司已將德國、英國等西方同行擠出蘇丹,先後拿下包括6區、1/2/4區和3/7區三個區塊的全部管道檢測業務,壟斷了蘇丹管道檢測市場;維搶修蘇丹分公司副經理田雪松則告訴記者,他們憑藉2012年4份發生在黑格林格的一次管道緊急搶修,贏得包括能源礦産部部長在內的蘇丹政府官員的高度讚賞,在蘇丹業務不斷擴張,並在今年7月成功進入了南蘇丹石油市場;通信電力工程公司蘇丹項目部負責人劉曉峰説,他們在蘇丹的業務已突破石油管道領域,獲得麥洛維大壩輸電、蘇丹國家電網變電站和蘇丹港電力改造等多個重點項目……
  其三,管道局蘇丹分公司以管道運行為核心,協調管理管道檢測、維搶修、通信電力工程等多項高端業務,在開創中石油海外油氣管道持續運行先河的同時,培養了大批國際管道市場運行管理人才。據梁軍會介紹,近15年來,從蘇丹市場培養和輸出的高端人才總計突破了200人,這些人被派往乍得、尼日爾、肯尼亞、阿聯酋和伊拉克等地,為管道局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消息稱中石油管道或收歸國家管理 2013-09-19
中石油管道局海外打造工程設計高端基地 2013-09-09
中石油管道局開展X90大口徑鋼管冷彎試驗 2013-08-12
中石油管道穿越公司連續六創世界紀錄 2013-08-05
中石油管道局在轉型中實現科學發展 2013-08-0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