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天津多家醫院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被奶企壟斷。奶企向醫院人員賄賂,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奶粉,讓孩子産生依賴。
不少網民認為,“第一口奶”被壟斷的背後是利益驅使,醫院沒有權力決定嬰兒的“第一口奶”喝什麼,不能剝奪父母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應加強奶粉醫務渠道銷售監管,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斬斷利益鏈條。
奶企不應壟斷“第一口奶”
多數網民&&,奶企和醫院壟斷“第一口奶”,可能會對嬰兒以後的健康埋下隱患。醫院沒有權力決定嬰兒的“第一口奶”喝什麼。母乳能夠幫助新生兒的身體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母乳喂養應該成為共識。
網民楊瀾&&,母乳應該是嬰兒品嘗的第一口奶,現在卻變了味兒。配方奶粉被醫院護士推銷成孩子的第一口奶,有違職業道德。同時媽媽們對母乳喂養認知也不足。媽媽們應該堅決要求喂孩子第一口奶。
也有觀點認為,“新生兒第一口奶上癮”的説法並無科學依據。婦産科醫生吳林珍&&,嬰兒不會因為第一口喝了奶粉就不喝母乳了,相對而言,嬰兒反而會對乳頭或是奶嘴有更大的依賴感。
背後潛藏利益鏈
網民&&,在商業利益驅使下,為了搶佔市場,不少奶粉企業不惜拿出鉅資,賄賂醫生和護士,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讓醫院給初生嬰兒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讓孩子對某種奶粉産生依賴,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
據媒體報道,我國每年新生嬰兒超過2000萬,其中七成左右的孩子是通過奶粉喂養長大的,巨大的需求讓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迅速壯大。為實現業務布局,搶奪“第一口奶”,洋奶粉企業付出了大量營銷費用。
網民宋亮&&,目前通過醫務渠道銷售的大部分還是多美滋等洋品牌,這些品牌的醫務渠道銷售佔到全行業醫務渠道銷售的60%至70%。
有網民&&,現在奶粉企業的營銷手段更加隱蔽,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利益鏈。嬰兒出生之後可能會存在媽媽奶水不足或者不能及時喝到母乳的情況。奶粉企業先入為主強行給嬰兒喝奶粉導致嬰兒對奶粉的依賴,這種銷售很容易産生壟斷、滋生腐敗。
全面清查醫療領域隱性賄賂
為規範市場,確保孩子健康成長,國家曾&&了《母乳代替品銷售管理辦法》,在嬰兒出生6個月內,明令禁止在醫院向産婦推銷、宣傳奶粉産品。洋奶粉爭奪“第一口奶”明顯與政府部門的相關規定相左。
網民&&,必須明確奶粉在醫務渠道銷售中的監管主體,加強監管,對違規行為進行重罰,斬斷相關利益鏈條,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徹底清查醫療領域存在的種種隱性賄賂,給公眾一個交代。
網民王丁棉稱,“現在在乳品方面,衞生局只是有規定但是並不管,而工商部門不會去查醫院,質監部門也只是管産品質量。”因此雖有規定,但並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基本上沒有具體部門介入監管。
網民劉晶瑤稱,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法律,切實加大對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有關方面不妨以“第一口奶”涉嫌賄賂問題為契機,全面清查醫療領域存在的種種隱性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