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成多地空氣污染最大元兇
2013-09-16   作者:記者 吳煒玲 張敬堯 吳昊 實習記者 鐘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圖為6月28日拍攝的北京東三環。 (羅曉光/攝)
  進入夏季以來,名不見經傳的臭氧代替PM2.5,坐上了很多城市空氣污染物的“頭把交椅”。業內資深專家表示,臭氧危害長時間以來未被人們重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柴發合告訴記者,令人欣喜的是,臭氧在多年未引起足夠重視之後,2012年環保部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加入了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指標,將對提高空氣品質起到一定作用。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臭氧

  7月底,環保部發布今年上半年空氣品質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只有不到1/4的天數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重度污染天數佔到1/5以上,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臭氧。
  在環保部公布的74個重點城市月度空氣報告中,臭氧已經在5月至7月穩居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污染物之首,在華北地區其污染程度也與PM2.5不相上下。
  “臭氧,我用一句話評價它‘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柴發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説。他進一步闡述説,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5公里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它就像給我們撐了一把大傘,讓我們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上。所以説它是佛。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地面上的臭氧。“它不是我們人為排放的,是在大氣中間生成的一種二次污染物。”柴發合告訴記者,它的前提物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這兩種前提物在熱和太陽光的共同作用下生成臭氧。
  他説,多年研究表明,我國地面臭氧濃度是在逐年上升的。它的危害不容忽視。首先,臭氧濃度上升後,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第二,它是一個強氧化劑,一旦濃度超標後會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一些揮發性的污染物,向顆粒物轉化,並加速轉化的過程。第三,它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影響,而且對生態,特別對農作物的影響也非常大,可以導致農作物減産。
  記者調查了解到,空氣中臭氧濃度為0.5-1ppm時,時間長了人們會感到口幹等不適,濃度在1-4ppm時會引起咳嗽。對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説,臭氧的危害更為明顯。

  近地臭氧的“迷惑”易被忽視

  資料表明,臭氧層中的臭氧是在雷電、太陽高能射線輻射等自然條件下産生的。相對于高空臭氧,近地對流層臭氧主要來自工業和汽車尾氣中污染物的化學反應,危害人體、植物和農作物,是溫室氣體和形成城市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因子。
  “二氧化硫、PM10等污染物,一般都是在早上、晚上很高。臭氧是化學反應過程産生的二次污染物。這種污染物一般在夏季5-9月份的下午兩三點鐘,太陽輻射最強、溫度最高時濃度最高,對人體和生物危害最大。作為二次污染物,臭氧需要在強烈陽光的條件下發生反應才能生成。而判斷光化學煙霧的一個標準就是臭氧超標。從直觀感受上,發生光化學煙霧臭氧有時可以看到顏色,但有時根本看不到。這就意味著,即便是晴天,也有可能臭氧濃度超標。近地臭氧的這種‘迷惑’,讓公眾往往忽略了對它的關注。”柴發合向記者介紹説,鑒于臭氧的特性,實際上它屬于季節性污染。所以美國在5-9月份這段時間,對電廠氮氧化物的控制,比其他幾個月要嚴格得多。

  要從前提物上進行控制

  “事實上臭氧污染長時間以來被人們忽視。”環保行業資深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對臭氧的認識和其危害就長時間停留在表面階段。而將治理重點放在二氧化硫、粉塵等一次污染物上。對PM2.5也是近一兩年才引起公眾關注的,然而對于另一主要污染物臭氧,社會各界的認識都很不夠。”
  柴發合對此觀點表示認同。他説,臭氧(濃度)在原來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裏面就有,是一小時平均臭氧指標。但是,除了搞一些科學研究之外,基本上沒怎麼執行。臭氧是沒有進入到考核指標的,好多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檢測。最近一些年,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表明臭氧對人體稍微長期暴露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稍微長一點的時間周期的平均時間周期,就設定為8小時。令人欣喜的是臭氧被忽視多年後,2012環保部新出臺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將臭氧污染首次納入其中。在新標準中不但保留了1小時的標準限制,同時也把8小時平均濃度指標放進去,作為臭氧監測的兩個指標。“這兩個指標納入進去是非常必要的,多年來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我們國家,地面臭氧的濃度是在逐年上升的。如果再不控制的話,肯定是要出問題的。”他説。
  如何控制臭氧濃度,柴發合給出答案:就是要從前提物上進行控制。其實我們現在控制PM2.5前提物,也是在控制臭氧的前提物,因為這兩個的前提物是重合的,一個是氮氧化物,一個是揮發性的有機污染物。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控制PM2.5的前提物,也會對控制臭氧濃度起一定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我國加速淘汰破壞臭氧層的含氫氯氟烴 2013-05-06
環保部擬啟動臭氧層保護國家戰略 2011-09-19
上海在全國首發公眾臭氧預報 2007-12-18
我國提前停止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産和進口 2007-07-02
專家表示:長三角應建立臭氧早期預警係統 2006-11-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