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稱中國製造業龍頭地位受挑戰 16國欲接班
2013-09-14   作者:記者 王歡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字號
  中國製造業“龍頭”地位動搖,持續逾30載的中國奇蹟將謝幕?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全球戰略預測智庫Stratfor公司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憑藉低工資征服全球市場的中國發展時代正在終結,因為如今出現了其他工資更低並具備有利條件的國家。”
  近年來製造業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正逐漸改變30年來中國經濟賴以高速增長的基礎—大量廉價勞動力。相對資源稟賦的變化,在帶來轉型陣痛的同時,也尖銳地提出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去年中國出口額增長7.9%,達2.05萬億美元。但Stratfor總裁弗裏德曼(George Friedman)&&,由於工資上漲、外國投資興趣減弱和無序發展,中國經濟奇蹟即將達到極限,“企業正陸續離開中國,或選擇不在華投資。這種流動越來越快,主要的動力來自於全球企業家、通常是小企業的需求”。
  Stratfor公司在其《Post-China 16(PC16):中國的繼任者》報告中,列舉出16個最具潛力國家,包括印度洋海盆的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孟加拉、斯裏蘭卡、印度和緬甸;南中國海地區的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越南;以及更靠近美國消費市場的拉丁美洲的多米尼加、墨西哥、秘魯和尼加拉瓜。
  報告認為,這些新經濟秩序下的主要受益國,無疑將繼承中國的衣缽,成為高增長、低工資的出口國。
  弗裏德曼指出,由於中國的規模巨大,其他單一國家或地區無法取代,也就是説,繼任者不會是一個國家,而是一些國家,它們大多處於類似的經濟開發階段。
  PC16國人口共計約10億。儘管都屬於不發達國家,但全部呈現出製造業急劇增長的良好勢頭,特別是在服裝、鞋類和手機零部件等行業的擴張。報告提到,在越南和印尼等國,這種變化已持續多年。2009年至今,尼加拉瓜的外國直接投資額接近翻番,多米尼加的增長約67%。外國投資正從中國的製鞋廠以及印度、韓國和土耳其的紡織廠流入非洲昔日最窮的埃塞俄比亞。墨西哥南部地區的製造業才剛起步;印尼和菲律賓在首都之外還有許多低成本的製造區有待開發。
  在美洲理事會副主席法恩斯沃斯(Eric Farnsworth)看來,隨着工資增長以及中國成為中等收入國家,該國一些行業可能會衰退,但不是所有行業,“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絕對生産能力。以中國和尼加拉瓜為例,就像是拿一頭大象和一隻老鼠作比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製造業需要怎樣的“工業精神” 2013-09-03
8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1.0% 年內最高 2013-09-01
中國製造業活動擴張 2013-08-22
7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預覽值47.7 2013-07-24
7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預覽值47.7 創11個月最低水平 2013-07-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