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台州800億項目難産 籌建時即遭中石化阻擊
2013-09-13   作者:何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9月11日有外電報道稱,已籌建5年之久的台州煉化一體化項目面臨擱置,“原因或是中石油高層被調查、失去政治支持所造成,同時項目也受到當地居民反對。”

  台州煉化一體化項目是2008年中石油、殼牌與卡塔爾石油三方計劃共同投資800億元建設的大型石化項目。它包括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120萬噸/年乙烯産能等一系列石化産能,是中石油深入華東石化市場重要的橋頭堡。

  該項目籌建消息曝光後,即遭到中石化及台州民眾的強烈阻擊,至2012年合資三方才正式簽署了合資原則協議。

  對於項目遭擱置的消息,台州市府官員堅決否認;殼牌中國集團&&項目可行性研究還在進行中;中石油方面則&&對市場傳聞不予回應。

  有中石化浙江人士坦言:“中國煉油産能過剩已成不爭事實,中石油又面臨縮減開支的壓力,(現在中石油)放棄這個項目我絲毫不奇怪。”

  他指出,台州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運營成本已遠遠超出最初的預期,而國內成品油、特別是柴油市場已有供大於求現象,“僅從利潤回報角度,誰會投資呢?”

  台州石化項目難産

  根據中石油的規劃,項目總投資800億元,由中石油、殼牌、卡塔爾石油將按51:24.5:24.5的比例共同投資。“油源來自卡塔爾石油和殼牌在卡塔爾份額油”。項目投産後,將具備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和120萬噸/年乙烯産能,“並爭取在浙江擁有一個加油站終端網絡。”有知情者説。

  浙江是中石化的傳統領地, 2006年中石化決意加快對旗下鎮海煉化的改擴建規劃,計劃將鎮海煉化煉油産能由此前的2300萬噸/年擴展至3800萬—4300萬噸/年,並新建100萬—200萬噸/年乙烯産能。

  “台州項目是新建項目,徵地、油源、股權佔比等千頭萬緒都需三方股東協調,難度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鎮海煉化的改擴建就容易許多。”上述知情人士回憶。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鎮海煉化受惠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中石化投資超過200億元,啟動鎮海煉化首座100萬噸/年乙烯産能建設,2010年該項目已正式投産。

  此時,中石油與殼牌、卡塔爾石油還在進行艱難地合作細節協調。直至2012年1月,三方終於簽署了合資原則協議。

  “有一家外方的拖拉勁兒,讓人無法忍受。”上述知情者無奈地説。然而,這時整個外部大環境已經發生巨變。

  2007年,廈門105位全國政協委員聯署,反對在當地投資興建PX化工項目,隨之引發全國網民對PX等化工項目的熱議。

  2012年當中石化啟動興建鎮海煉化改擴建工程(1500萬噸/煉油能力和第二座120萬噸/年乙烯産能)時,遭到項目所在地寧波鎮海區市民的群體反對;當年10月鎮海區政府宣布,項目還處在前期階段,下一步將充分聽取和吸納群眾對項目建設的意見建議。

  這種情形下,中石油等再啟動台州一體化項目將更加困難重重。

  中國煉化産能過剩?

  “外方的謹慎並非全無道理,中國市場環境變化太快了。”有跨國油企高管認為。

  據了解,中卡和殼牌提&&州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動議,始於2006年前後。當時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合資興建的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即將投産,其合作模式及項目前景被業內廣泛看好。

  然而2006年以來,中國新建、擴建煉油化工産能的速度極快,2006年至今已投産的新增煉油能力就達5000萬噸以上,正在籌劃的新建煉油産能還有數千萬噸,乙烯産能更是增長了近一倍。

  隨之國內成品油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8年後一直困擾國人的“油荒”迅速消失,更令業界憂心的是,在2008年底和2013年上半年,國內最大的成品油供應商中石化不得不兩次向東南亞市場拋售成品油資源。

  “只有當低價資源消耗光了,市場供需重新平衡了,終端價格才會出現抬升。”易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鐘健説。

  即便在乙烯等化工産能上,過去幾年中中國市場的供需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乙烯産能的快速增長迅速填補了新增的市場需求,但是因為一些下游低端産品的生産基地正在向東南亞等勞動力更低廉的市場轉移,過去負責供應它們原料的上游産能面臨失去既有市場的風險。

  這種情形下,卡塔爾石油和殼牌顯然不願貿然投資,參加到這場可以預見到的價格肉搏戰中。

  中石油減支難題

  即便是對中石油來説,是否堅持啟動台州煉化一體化項目也面臨兩難的選擇:

  一方面台州項目對公司在全國市場布局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必須要建;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中石油一直在謀劃減支增效,並強調上游開採投資額要佔總投資額70%,它又有多少財力能用於支撐台州項目的建設呢?
 
  浙江經濟一直在國內各省排名前茅,然而此前這裡是中石化的傳統領地,當地成品油零售市場份額的80%以上都在中石化囊中,70%終端加油站也懸挂中石化的“logo”招攬過往車輛。

  “中石油一直窺伺浙江,並曾以低價成品油資源試圖衝擊中石化的份額,然而由於它在當地沒有大的油庫,更沒有煉油産能,因此低價策略作用不大。”上述中石化浙江人士分析説:“如果它在這裡有一座煉油廠、再有幾座大油庫,不但浙江,就是整個華東,我們抵消其影響都將付出極高的代價。”

  這也正是中石化當時急於提速鎮海煉化改擴建項目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今年以來,由於央行緊縮銀根,國內各大銀行不但相應調高了貸款利率,更對很多以往認為是“優質貸款”的央企貸款進行重新審視,“有些項目甚至要重新派員到現場進行核查”。從二季度起,中石油總部明確要求,今年公司減支180億元,並力保上游勘探和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支出,而將減支重點放在煉化板塊和銷售板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天津燃氣董事長金建平或涉中石油案被雙規 2013-09-12
鴻豐鉀肥藏中石油貓膩 2013-09-10
中石油否認“兩高管被查” 2013-09-10
中石油澄清高管被查 復牌漲2.03% 2013-09-09
中石油油田對外承包疑雲 2013-09-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