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企業正尋求海外收購機會,這將有助滿足國內日益擴大的消費。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市場。
以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為例,在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上周批准了雙匯對美國Smithfield Foods
Inc價值47億美元的收購交易後,雙匯朝着成功收購這家全球最大豬肉製品生産商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幾天前,中國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也&&,已與以色列食品巨頭Tnuva
Food Industries Ltd.就潛在收購交易進行了接觸。
專家稱,對於一些企業來説,收購是為了獲得先進的技術和專業經驗;但對另一些企業來説,收購是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更多種類産品的需求,特別是高品質産品的需求。
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資深分析師Ben
Cavender稱,以光明食品為例,如果成功收購Tnuva,將令光明有條件出售高檔奶酪和牛奶等乳製品。
光明食品已收購了多家海外公司的多數股權,去年收購了英國穀物生産商Weetabix Food
Co.,2011年又收購了生産餅乾和奶酪的澳大利亞Manassen Foods。
Cavender稱,光明食品進行海外收購一方面是為了引入一個新産品(如穀物),另一方面是為了引入中國消費者已熟悉的新品牌。他指出,這些新品牌通常都是高檔品牌。
當然,不是所有的收購交易都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高檔産品。雙匯就曾&&,希望通過收購Smithfield來擴大産能,改進食品安全技術。
一些未在海外進行收購的中國企業在國內找到了外資合作夥伴。比如,上個月華潤創業宣布與英國零售商Tesco
PLC成立合資公司,旨在增強全球採購能力並擴大門店網絡。
中國蒙牛乳業今年5月與達能簽約,成立合資公司,以擴大酸奶生産規模。在中國酸奶市場,人們普遍認為外資品牌的安全性和質量標準更高。Sharma稱,預計今後還將有更多中外食品企業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