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叫停自有服裝品牌之後,記者獲悉,噹噹網近日&&,計劃把新品服裝網上銷售的時間進一步前置。據悉,今年噹噹網服裝品類的銷售目標是30億元。
在業界看來,噹噹網在重點發力第三方品牌,純粹做渠道,加碼服裝無可厚非,問題在於能否形成根本性的競爭優勢。噹噹網加碼服裝品類的實施情況不容樂觀。
加碼服裝新品
自去年上線自有品牌到今年的“尾品匯”,噹噹網發力服裝已成現實。從以圖書品類為主到現在的不斷加碼服裝,噹噹的路線變化顯著。
近日,噹噹網聯合30個品牌首次發布秋冬新品,噹噹網CEO李國慶[微博]也首次發布了其在服裝上的策略:把新品服裝網上銷售的時間進一步前置,並建立全鏈條、良性的服裝生態鏈。據了解,目前已經有超過2000多家線上線下的服裝品牌入駐。
噹噹網&&,其吸引品牌商的優勢在於客單價和復購率比競爭對手高出,品牌定位中高端。品牌商在選擇&&時,更偏向於選擇符合品牌商定位的&&。
此前,電商均是扎堆做服裝特賣,在新品服裝上似乎並無太多動作。今年5月,噹噹網亦正式上線了“尾品匯”特賣頻道,一度被認為是劍指唯品會。顯然,噹噹在“跨界”賣服裝的戰略上已有所變化。
在市場人士看來,新品服裝是線下服裝最後一塊“處女地”,電商在這一領域鮮有動作。噹噹此番出發點在於,將新品服裝網上銷售時間前置,可與對手錯位競爭,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消費選擇。
據公司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凈虧損6390萬元,這已經是噹噹連續9個季度虧損,虧損總額超8億元。
噹噹網方面&&,其正不斷擴張市場,希望在營收和利潤間做到平衡。從品類來講,其已完成轉型,百貨營收已超過圖書。
據悉,噹噹網今年服裝品類的銷售目標是30億元,後續或引入獨立設計師品牌,做些“小而美”的嘗試。
實施效果待考
據了解,噹噹網服裝品類全部引入第三方賣家,已經停止自營及自有品牌。
去年5月,其自有品牌“噹噹優品”發布,涵蓋基本款服裝品類、家居用品等方面。噹噹網叫停服裝類自有品牌的設計和生産,主要原因是“推出時間太早”。
李國慶&&,從零售行業的規律來講,服裝品類只有銷售額達到100億元時,才適合做自有品牌,因為這時候有足夠的用戶支撐,才能讓自有品牌的高毛利産生價值。
鞋服行業獨立評論員馬崗指出,電商做自有品牌能否成功,並不取決於流量。産品賣得好,在價格、設計等方面需要具備足夠優勢。“噹噹能賣貨,但不一定有品牌的運營能力。”
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服裝現在逐漸成為噹噹的主力品類,而零售重心的轉移也是其在策略上的轉變。“噹噹很久前就在為這一轉變做準備,包括招商。”
值得注意的是,噹噹加碼服裝致力於中高端,這和同業電商有較大差別。
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崔洪波認為,中高端本來就不是服裝電商的主體,噹噹此舉多是為尋求差異化,因其做中低端拼不過淘寶、凡客等。另外,噹噹消費群體和中高端品牌的定位是否吻合也是未知。
“現在的噹噹處在比較尷尬的局面中,拼廣告拼不過,拼品牌在走下坡路,只有依賴不斷提升體驗和服務來維繫,處於防守狀態。”崔洪波&&,噹噹的品牌商業模式要做根本性的重塑,不能再原有的體系裏打轉。
在馬崗看來,線上服裝的銷售佔比雖然逐年有提升,也有提升空間,但具體到噹噹做得如何,實施情況還有待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