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藥業隱匿數億關聯交易 涉嫌利益輸送
2013-09-11   作者:王莉雯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君健塑膠凈資産只有8303.96萬元,而評估機構給出的評估值為4.26億元,增值率高達414%。隨着公司與君健塑膠之間存在的多項未予披露的關聯交易一一浮出水面,市場對其4.26億收購君健塑膠的質疑也甚囂塵上。  
  先是收到四川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後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因關聯交易而負面消息不斷的科倫藥業,近日又受到深交所的通報批評。隨着公司與君健塑膠之間存在的多項未予披露的關聯交易一一浮出水面,市場對其4.26億收購君健塑膠的質疑也甚囂塵上。

  關聯交易一一浮現

  深交所披露,2011年3月,科倫藥業使用4.26億元超募資金收購崇州君健塑膠有限公司(下稱“君健塑膠”)100%股權,據查,君健塑膠的實際出資人是四川惠豐投資,惠豐投資的實際出資人主要是科倫藥業和科倫實業的員工,在2010年年度報告及2011年年度報告中科倫藥業認定惠豐投資為公司關聯人,但在上述收購事項的相關公告中,公司卻披露與君健塑膠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與事實並不相符。
  對於這一違規信披,科倫藥業時隔兩年之久,直至今年5月14日才做出更正,確認公司與君健塑膠之間存在關聯關係,與其之間發生的交易為關聯交易。
  而經深交所進一步查明,早在2009年和2010年1至5月,即在科倫藥業上市之前,公司向君健塑膠採購貨物的金額分別為4594.69萬元、4381.86萬元,但在向深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請文件中,公司並未説明其與君健塑膠之間存在關聯關係。
  不止於此。在2010年6至12月和2011年1至3月,即在公司上市之後至收購君健塑膠前,公司向君健塑膠採購貨物的金額分別為20387.72萬元和5483.7萬元。對於上述關聯交易,科倫藥業同樣沒有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也沒有在相關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
  由此,深交所認為,科倫藥業的上述行為已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2008年修訂)》和《股票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中的多條規定。公司董事長劉革新、總經理程志鵬、副總經理潘慧等共計15人未能恪盡職守,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重要責任,故對其給予通報批評處分。

  公司涉嫌利益輸送

  今年5月4日,因科倫藥業未真實披露和君健塑膠之間的關聯關係,四川監管局向劉革新等6名科倫藥業的高管提出警示。隨後不久,科倫藥業又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立案調查。
  隨着關聯交易一一浮出水面,4.26億元的收購價格也開始為外界所質疑。查閱科倫藥業收購君健塑膠股權的公告,君健塑膠成立於2008年,主要研發、生産與銷售組合蓋産品,該組合蓋是科倫藥業輸液産品生産所必需的藥用包裝材料。自成立以來,君健塑膠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實現營收4201.41萬元、2.39億元、4.14億元和8.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1.77萬元、6271.87萬元、1.15億元和2.39億元。短短幾年間,君健塑膠主營業務收入幾乎連年翻番。
  由此,市場紛紛猜測:關聯公司迅速壯大,其背後可能存在科倫藥業高價採購等更嚴重的利益輸送。
  對此,上海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吳立駿律師直言:“説科倫藥業涉嫌利益輸送還是比較客氣的説法!”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君健塑膠這麼短的時間內成長速度之快是不合理的;其二,君健塑膠幾乎唯一的客戶是關聯方也不合理;再者,産品採購數量多,但採購單價卻未因數量的增長而有所降低,有違市場的規律。
  不得不提的是,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君健塑膠凈資産只有8303.96萬元,而評估機構給出的評估值為4.26億元,增值率高達414%。吳立駿律師&&,鋻於科倫藥業與君健塑膠之間的關係,科倫藥業高溢價買下君健塑膠的背後動機不難想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