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智能時代家電業需擺脫硬體思維
2013-09-10   作者:記者 傅勇/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微軟並購諾基亞、谷歌並購摩托羅拉、索尼堅稱影視業務將不會出售,這些消息似乎預示着全球消費電子産業正進入全新變革期,未來全球産業的發展趨勢如何,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這場全新的變革?《經濟參考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家電産業問題專家、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先生。

  《經濟參考報》:對全球消費電子産業而言,微軟並購諾基亞應該是近期最為勁爆的事件,而此前摩托羅拉也被另一互聯網巨頭谷歌並購,全球軟體供應商為何熱衷於整合硬體企業?
  羅清啟:這是一個爆炸式顛覆的信號,標誌着整個消費電子産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時代,而這個時代是以純硬體製造企業的邊緣化為主要特點的。
  在産品短缺時代,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這一時期必然是以産品為中心的,整個産業的發展也是跟隨企業創新實力而變化。進入過剩時代後,用戶資源的稀缺性使得這一時期整個産業創新的方向轉變為圍繞用戶需求展開,而這種創新的終極目的就是滿足用戶追求個性化便利生活體驗的需求,這是整個産業發展驅動力演進的軌跡。
  無論是短缺時代還是過剩時代,原有的産業市場結構力是以消費産品為基礎的,但隨着全球産業智能化趨勢的演進,用戶需求的不僅僅是一個硬邦邦的硬體産品,而是一種全新的智能生活體驗,這種體驗便要求企業能夠整合軟體及硬體提供綜合使用體驗。從這個意義上看,整個消費電子産業的創新趨勢正在變為軟硬結合的全新競爭生態,這將成為未來全球産業競爭的新主題。

  《經濟參考報》:最近索尼大股東公開提議,建議將索尼公司旗下娛樂部門15%-20%的股份進行IPO,而索尼集團CEO平井一夫則聲明,娛樂業務對索尼實現增長至關重要,並不會出售,對此您怎麼看?
  羅清啟:在當前全球産業競爭新秩序尚未形成的背景下,索尼的這一舉動是具備戰略眼光的。應該説,索尼集團擁有良好的産業資産,因為它是全球産業集群中少有的幾個同時擁有硬體製造能力和內容運營能力的企業,只是當下索尼集團尚未將這種優勢轉化為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
  智能化的浪潮為全球産業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同時也對企業在新競爭方式下構建競爭力的方式提出了新挑戰。對日本企業來講,他們具備傳統競爭時代的産業鏈競爭優勢,在當前日元匯率持續波動的背景下,其硬體産品的市場競爭力略顯不足,但娛樂內容業務對索尼集團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事實上,索尼娛樂可以參考迪斯尼發展的模式,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模式。這個“線上線下”並不是狹隘的指像迪斯尼那樣構架線上內容觀看和線下游樂園式的體系,而是形成“線上”內容與“線下”硬體之間的互動,通過內容體驗嵌入硬體産品,通過硬體産品銷售帶動內容産業發展,這樣形成軟硬有機融合互動的發展生態,這是未來索尼以及所有領先企業需要考量的。

  《經濟參考報》:在全球産業即將迎來大變革時代的背景下,中國家電企業該如何布局才能提升全球競爭力?
  羅清啟:我認為國內企業要構建競爭優勢的首要要素就是快,快速構建起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擺脫市場跟隨者的姿態。隨着智能終端的爆發式增長,整個産業的純硬體時代已經過去了,而國內企業要做的就是擺脫硬體思維,走出依靠成本優勢獲取競爭力的傳統競爭邏輯,提前構建出能夠適應當下産業發展的新商業生態,以數據+內容的運營思路去把握市場需求,從而提供滿足需求的産品和服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智能時代中國家電業最缺完善生態 2013-05-07
聯想創新智能時代電視行業售後服務 2013-03-26
2013:中國家電産品將進入全智能時代 2013-01-22
智能時代使中國製造面臨雙重危機 2012-12-06
智能時代考驗彩電業創新能力 2012-09-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