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6月鋼鐵業6.99億元虧損,7月份鋼鐵行業整體經營情況開始好轉。《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中鋼協權威人士處獲悉,納入鋼協統計的86戶大中型鋼鐵企業,7月當月實現利潤23億元,扭虧為盈。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虧損企業縮減至21戶,虧損面24.42%,虧損企業比6月份減少10戶,而行業銷售利潤率也上升至0.77%,創年內最高水平。 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虧損企業主要還是一些較大的鋼廠,如鞍鋼、馬鋼,新餘鋼鐵,山東鋼鐵,安陽鋼鐵,華菱鋼鐵,重慶鋼鐵,陜西鋼鐵等。另外需要關注的是,大中型重點鋼廠中的民營鋼廠經營情況開始惡化,曾經的盈利大戶建龍、國豐等都在虧損行列。 鋼協最新數據同時顯示,1至7月份列入中鋼協財務統計的全國86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49.43億元,同比增加46億元。其中1至7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面為34.88%,納入鋼協統計的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虧損企業達30戶。“儘管仍有30戶虧損企業,但虧損企業虧損額已經減少至119億元,同比減虧56億元。”中鋼協權威人士對《經濟參考報》&&。 “7月份開始,鋼鐵行業形勢開始趨於穩定,主要原因來自於市場需求和價格回升。”該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從需求情況來看,固定資産投資、7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等都在回升,工業企業運行向好。另一方面,重點下游用鋼行業也在回暖,例如機械行業重點産品産量部分增速提高,部分降幅收窄;汽車産量保持12.5%的較高增速;造船行業新接訂單大幅增長155.7%,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降幅收窄。 上述人士稱,控制鋼材産量帶來的鋼材價格反彈也是主要原因之一,7月份當月粗鋼産量6547萬噸,比上月下降2.02%。在市場和産量的雙重帶動下,進入7月份以來,鋼材市場呈現一波持續反彈行情。截至8月下旬,主要鋼種反彈幅度達到200元/噸以上,漲幅在6%左右。 “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鋼材價格上漲的同時,最近又有炒作礦石價格的情況。”國內一家鋼廠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他&&,8月份以來,大貿易商以及礦山趁機通過平台及招標連續拉抬市場,鐵礦石價格從月初每噸129美元拉漲到月中每噸142美元,市場甚至傳言鐵礦石價格將會重新回到160美元高位。這期間為了推高礦石價格,8月28號出現了三大礦山齊招標的現象。一旦鋼材市場持續好轉,礦山必然會利用壟斷地位拉高鐵礦石,而鋼廠必定面臨新一輪成本蠶食經營業績的情況。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整體而言鋼鐵行業情況將有所緩解,但是第四季度鋼鐵企業盈利依然不輕鬆,壓力主要來自高産量和原燃料成本高位。“現在鋼鐵行業處在微弱平衡狀態,一旦鋼材産量增加,目前鋼價上漲局面就會被打破,加上鐵礦石等原燃料不斷追漲,鋼鐵行業盈利將面臨巨大壓力。”。事實上,4月份以來,我國粗鋼日均産量連續4個月處於210萬噸以上,7月份雖然環比小幅下降,但日均産量仍然達到211.2萬噸,隨着鋼價反彈刺激了企業增産,加劇了供大於求的矛盾。鋼協統計顯示,8月上旬,粗鋼日均産量重回214.37萬噸的高位,旬環比增長2.84%。另一方面,從企業情況看,8月份高爐開工率開始回升,檢修減少,尤其是河北地區中小高爐復産增多,唐山部分曾於六七月份停産、減産的鋼鐵企業已於8月份恢復開工,部分由檢修狀態轉為限産。 徐向春&&,當前鋼鐵行業的需求回升和市場反彈力度十分有限,如果産量增長不能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鋼價將重回下降區間,同時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繼續壓縮鋼鐵企業盈利空間,企業四季度經營業績面臨巨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