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市場蘊藏巨大“銀發商機”
2013-09-06   作者:汪偉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如果自我發掘和供應得當,中國老年市場將釋放出巨大商機。”著名經濟學家、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林木西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

  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中指出,2013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2億,老齡化水平接近15%。

  而8月16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也提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既能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優良傳統、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又能補上服務業發展“短板”、釋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萬就業崗位。

  然而,正“跑步”進入老齡社會的中國,因為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導的缺位、錯位,社會資本對市場缺少有效的挖掘,導致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還不健全,市場尚不成熟,大量潛在商機還未得到有效釋放。

  瀋陽一家民營養老院的院長朱麗艷説:“隨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需求逐漸增多,老年市場應該存在巨大商機。但是前期市場並不成熟,社會資本很難在這一領域生存、發展。”

  自從2006年進入“銀發市場”朱麗艷的經營一直很艱難。“雖然政府給予一定扶持,但是養老院經營依舊困難重重。”朱麗艷説,建養老院的投資回報周期極長,需要有愛心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才能長期堅持下去。

  一些民營養老機構負責人認為,以養老院為主體的養老服務供應存在問題,政府出鉅資建設的養老院雖然環境、設施較好,但是受聘於政府部門的員工,素質、服務意識無法滿足養老需求。然而,一些長期熱衷於養老機構建設的民營養老院,卻因為政府支持過少而舉步維艱。目前需要解決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另外,老年人消費能力有限也是市場潛力尚未顯現的重要原因。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多數老人把錢留給兒女。這種“啃老”現象導致了老年市場消費能力低。

  中投顧問産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目前,中國老年人收入不高,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健全,存錢養老的觀念還大量存在,弱化了老年人的消費能力。

  儘管老年市場尚不成熟,但是一些社會資本還是看到了老年市場潛在的巨大商機。遼寧金海集團董事長高翔此前對記者説,未來想做一些有關養老的房地産項目。通過擴展物業的服務功能,為住戶提供養老型物業。

  而在中國的多個城市也已經出現了一些依託社區的居家養老模式,一些蔬菜生産企業,為城市社區老人提供送菜上門服務,一些餐飲企業在社區設立專供老年人的食堂等等。

  另外,一些智能設備生産製造企業也在關注老年人市場,通過開發新型室內智能設施,解決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問題。

  對於老年市場,林木西&&樂觀,他認為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顯現,一對小兩口養四個老人壓力很大,未來對養老及特色養老服務的需要一定會增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人口城鎮化需要回答四個關鍵問題 2013-08-13
西部人口老齡化進程慢於東部 2013-07-22
養老體系改革須理順各套制度 2013-07-18
徵求養老意見別忘了沉默者 2013-06-06
人口老齡化:2050年,我們怎麼養老? 2013-05-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