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斥責中石油長慶長期破壞性開採黃土高原
2013-09-06   作者:何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中石油)總部已經叫停了油田上報的6000萬噸/年油氣産量生産計劃,明確指出先不要吹噓6000萬,守好每年5000萬噸是關鍵。”9月4日有長慶油田內部員工向記者透露。

  在此次中石油反腐風暴中,王道富、冉新權兩任長慶油田總經理均遭到調查。據了解,在冉新權治下,長慶油田連年高産,2012年已超越大慶油田成為中國油氣産量最高的油田。

  然而,對冉新權的舉報信也最多——除用人問題及利益輸送外,更大的問題是其為達到高産目的,不計成本地擴張,這不但損害了中石油股東的利益,對當地自然環境更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為了達到每年油氣産量5000萬噸,長慶一直維持大量低産井的開採,甚至有採油廠管理着1萬餘口油井的開採。”有當地環保人士斥責道:“這不但在新疆等地油田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大慶、勝利等老油田中也是罕見的,更何況在本已貧瘠的黃土高原。”

  長慶油田輝煌背後

  據悉,此次年産6000萬噸油氣當量的計劃是長慶油田2013年後才擬定的新計劃,它期望通過進一步加密油氣井分佈,達到油田産量的增加。

  在2012年以前,正是依靠這種大密度油氣井開掘和低效生産,長慶油田油氣總産量連創5年新高。2012年其原油産量超過2230.58萬噸,天然氣産量超過285.44億立方米,油氣總當量超過了450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油田。

  當年9月,長慶油田副總經理李安琪&&,公司已確立“攀峰”計劃,未來將實現年産5750萬噸油氣當量,從而一舉突破當年大慶油田創造的5700萬噸/年的中國油田産量峰值。

  隨着2012年産量超4500萬噸,攀峰計劃實現的把握性越來越大。2013年長慶油田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期望能夠油氣生産達到6000萬噸/年——油氣産量增大,意味着油氣井將進一步加密,投資隨之加大,總部下撥的預算也就會進一步提高,相關負責人對財務的自由支配權也能在無形中擴大。

  據上述知情人士&&,在現有中石油管理機制下,只要能夠達到承諾産量,油田負責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隨意支配採購和項目招標進程,甚至可以為特定投標方“畫圈”設定標的。

  然而這種增長的背後,卻難掩長慶油田單井日均産量僅2噸的尷尬,“中石油公開數據顯示,塔裏木油田的單井日産量是長慶的幾十倍,即便是大慶油田,也沒聽説過單井日均産量只有2噸的”,上述環保人士説。

  更可怕的是,由於黃土高原地表土層稀薄,遍地開井不但會耗費巨大的成本,更會對生態産生巨大的破壞作用,“因此我們一直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抗議這種破壞式的採掘”。

  也許正是這種呼聲起了作用,中石油總部駁回了長慶油田6000萬噸/年的開發計劃,但是8月22日,在中石油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新任總裁汪東進&&,公司將優先發展國內上游開採業務。

  “這也許意味着長慶油田的這份計劃只是暫緩執行,我們的抗爭還將繼續。”上述環保人士&&。

  破壞性開採受指責

  高成本開採是任何石油公司都不願面對的,但是中石油卻不得不硬着頭皮往上衝——在它們背後,是中國成品油消費市場的高速增長。

  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超過2.5億噸,同比增長3.3%,而當期國內原油産量不到2.05億噸,同比增長不足1.6%,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當年進口原油達到了2.71億噸。

  “面對這些數字,有保供責任的中石油壓力很大。”此前一位中石油領導&&。

  他透露,自1960年代發現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一批特大型油田後,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即陷入低谷。1990年後更是沒有大的發現,“而此時,大慶、勝利等卻都進入了開採的成熟期,再提高産量已是不可能,能保持長期穩産都十分困難”。

  2007年,中石油冀東油田宣布,在渤海灣發現了規模儲量達10億噸的南堡油田——這是1990年代以來中國新發現儲量最大的油田。

  然而當時一位退居二線的石油央企高管就&&質疑:“渤海灣地質構造複雜,很多地塊就像雜碎的碗上又被踏上了一隻腳。這種構造下,發現整裝大油田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幾年過去後,南堡油田成為業內醜聞。

  因此,長慶油田被寄予厚望,汪東進也&&,相比每桶100美元的進口高油價,國內高成本採油還是有利潤的——意味着即便在暴利稅等高稅負下,中石油的採油成本仍可低於100美元/桶。

  但有在石油業內工作40年的老專家就發表了不同意見,中石油的這種高成本開採絕不僅僅是為了國內保供責任,更多可能是“員工就業”、“地方GDP要求”、“官員政績”等,甚至可能是“為利益輸送的便利”。

  他指出,哪怕長慶油田每年原油産量提高1000萬噸,也不會完全緩解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提高的現實;而每年中國多進口1000萬噸原油,甚至2000萬-3000萬噸,“只要提前與相關産油國和石油公司達成協定,並逐步增加進口量”,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不會很大,甚至不會影響現有國際石油市場供需格局。

  對此説法,多位從事石油進出口業務的民營業者均&&認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惠生工程捲入中石油貪腐案 2013-09-04
中石油被環保組織舉報至環保部 2013-09-03
中石油反腐為市場騰出改革空間 2013-08-30
中石油反腐為市場騰出改革空間 2013-08-30
中石油免去4名涉違紀高層職務 2013-08-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