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銀行業互聯網金融發展如火如荼,信託業則冷清得多。 “目前國內信託互聯網平台基本都以線上服務為主,由於信託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信託的互聯網化與其他大眾金融有很大不同,信託行業必須線上線下相結合。”上海一信託公司人士今天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解釋了信託互聯網化的艱難之處。 目前國內信託業互聯網化,依然以對投資者的信託産品推介為主。比如用益信託、銀率網,為投資者提供國內大部分信託公司推出産品的概況。外貿信託首家在微信開設微信訂閱號“五行財富”,主打産品推介、活動推介及理財研究。 此外,日前推出的信託網“聚信託”注重信託産品分銷市場,以私募領域為服務對象,意在打造一個融合信託業各參與主體的(B2B)金融理財電子商務平台。 “該平台旨在搭建一個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第三方機構和理財師獲得代理權;為信託公司及其他産品發行機構開拓産品營銷渠道、尋得包銷商;為融資企業對接理財産品發行機構。”信託網業務總監説道。 “信託業進軍互聯網,或能解決信託銷售中的信息不對稱和資源不對稱問題,通過競價包銷優化信託銷售現狀。”信託網業務總監&&,“通過銀行、第三方理財公司銷售成本會高許多。” 不過,信託人士&&,互聯網信託平台尚不能滿足客戶需要線下體驗的要求。“眼下,信託公司財富中心的設立對於客戶粘性有很大的幫助,訓練有素的客戶經理能夠幫助客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