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誰讓液氨再闖禍端?
2013-09-03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8月31日,液氨事故再次發生,位於上海市寶山區的一家冷藏企業發生的液氨泄漏事故,造成了15人死亡,8人重傷,17人輕傷。今年6月吉林一家禽業公司特大事故也看到了液氨的身影,奪去了百餘人的生命。不到三個月,為何再釀慘劇?事故頻發的背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著名財經評論張鴻共同評論。

  上海一企業液氨泄漏,導致15人遇難、25人受傷。出事冷庫樓上就是職工宿舍,難道是公司員工不了解液氨的危險性?可以完全避免的事故,為何再一次發生?又在開始的深入排查,能否解決問題?

  8月31日11時左右,上海寶山區豐翔路1258號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泄漏事故。中午記者趕到現場,事故公司的門口,已經停滿了消防、公安的車輛。現場仍然能聞到異味。消防人員正在用水槍對廠區進行噴灑。

  朱國祥(上海消防總隊寶山消防支隊參謀長):(到了)現場以後,沒有發現明火,然後我們主要實施疏散救人,跟關閥堵漏、稀釋冷卻。目前為止已經救出十幾個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疏導出去一部分,裏面好像是一個生産車間,現場好像是一個管道泄漏。

  這次液氨泄漏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還有8人重傷,17人輕傷。目前傷員正在上海各大醫院進行救治。

  近期有關液氨泄漏事故時有發生。4月1日,山東德州臨猗縣金鑼肉製品有限公司發生液氨泄漏,導致40多名員工中毒住院。4月17日,海南琼中縣一肉類加工廠發生液氨泄漏事故。4月21日,四川省仁壽縣金鳳食品廠的冷庫發生泄漏,造成4人死亡。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火災和物理爆炸,導致121遇難,76人受傷。

  葉正芳(北京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每一個安全事故後面,一定是責任事故,或者説管理不到位。比如一個冷凍廠,它有很多的管道和閥門,每個管道和閥門都存在泄漏的可能,那麼這就首先要求把安全生産放在首位。嚴格地按照國家的規範進行設計、建設,建立規範的操作規程,並嚴格地執行這些規範。

  張鴻:這一次液氨事件中的臨時工不是肇事者 而是受害者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傷員現在的病情基本穩定了,我們祝福他們能早日康復。現在整個事件有一個初步的調查結果,但具體的還在調查之中。和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很多事件一樣,這次又看到了臨時工的身影,只不過這一次臨時工不是肇事者,是受害者,他們很多來自連雲港。這個冷庫每年這個季節會有大量的業務增加,所以他每年在這個時候,會臨時從周邊的地區招一些臨時工。一般是幹兩個月,現在只幹了半個月,就出了事。這些臨時工每天的工作量都超過10幾個小時,甚至有的人説工作21個小時。最重要的是,這些臨時工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處在危險品的工作環境當中,而且沒有一個人接受過安全的培訓。

  我這幾天持續地看新聞,前兩天在看到一個中科院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這個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他説一般來説,液氨泄漏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腐蝕閥門的零部件,這次的管帽脫落可能是被腐蝕了。還有一個是裏邊處在高壓狀態,可能嘭一下衝破了,可能是管帽也衝破了,但不管是哪種可能都有雙保險。

  劉鐵民:肯定是在管理、檢修、控制過程中出了問題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一般來説,液氨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會造成化學性燒傷。液氨還有一個特性,在達到立方米3000毫克的濃度時,它會有一種特殊的危害,它刺激三叉神經末梢,反射性的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

  從現在的媒體的報道和初步的調查事故,認為是管帽脫落。從事故的結果分析看,這次的液氨泄漏不是緩慢地泄漏,是一次突然爆發的大量的泄漏。如果説是管帽絲螺破壞的話,那麼大概有三個原因是主要的。第一個就是材質安全問題,就是它的材料具有脆弱性、易腐蝕、不安全。第二,可能在歷次檢修的過程中,就有一些隱患沒有及時清除,甚至留下隱患。第三,常常發生的就是在檢修過程中。現在有一個基本結論是可以確認的,就是無論是上述的哪種情況,都是人出了問題,都是在管理、檢修、控制過程中出了問題。

  艾萍:員工入職以後 公司沒有進行過安全培訓

  (財經頻道記者)

  我從上海市衞生部門了解到,這次事故導致15人死亡,25人受傷,其中5人是重傷。目前事故的原因已經查明,初步認定是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生産廠房內的液氨管路系統的管帽脫落,導致這一起事故的發生。那麼現在企業的負責人已經被控制。另外,有公司員工透露,入職半個月左右,公司沒有進行過安全培訓,這也是值得大家思考和關注的。畢竟人命關天,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劉鐵民:當事故發生之後 工人處於一種無知狀態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其實,他應該有預警裝置,一旦發生泄漏,會及時發出警報,告訴維修人員採取緊急措施,而且通知其他人員立即疏散。這個企業是用液氨做冷卻劑,等於是和一個猛虎睡在一起,非常危險。對所有接觸液氨的工人,在這個環境中工作的操縱者,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這是我們國家法律有嚴格規定的。但我們從事實看到,這個企業既沒有對工人進行安全培訓,也沒有進行過事先的應急演練,所以當事故發生之後,工人是處於一種無知狀態的。

  實際上這既是成本的問題,也是一個企業是否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問題。國家的安全生産法和一系列的法規裏,對企業生産、使用危險化學品都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規定,包括本質安全,包括嚴格的管理措施,還包括對工人的培訓和應急演練。當然做這樣的工作,企業是要付出成本的。比如説硬體裝備上,培訓的工時使用上,都是有成本的,但是和千百名工人的生命、健康遇到的威脅和危險相比,任何成本都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我們不做投入,不加強設備改造、管理安全培訓,一旦造成事故,那樣的成本是任何人無法承受的,這對企業是一個很大的風險,但現在很多企業的負責人缺乏這樣的風險意識。這實際上涉及到我們發展的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地方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和企業的生産經營過程究竟什麼是最重要?如果我們冒着職工生命和健康的風險,去發展經濟,去增加速度,這不符合我們時代的要求和我們的原則。

  張鴻:這些工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跟老虎天天睡在一起 那怎麼會進行老虎來了的演練?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這些工人是臨時調配過來和招聘過來的,兩個月的工作期。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跟老虎天天睡在一起,那怎麼會進行老虎來了的演練?所以很多傷者在醫院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説,我今天早晨剛剛下夜班,準備回去睡一覺,睡到早晨八點鐘下夜班,然後十二點鐘又準備上下一個班。就在睡覺的這個期間,外邊有人喊説出事了,就有好幾個衝到廠區裏要救自己的親人。應該跟大家普及一下,如果發生了泄漏,你就別衝進去救人了,因為你救不了。

  從企業的角度來説,他要盡量減少自己的成本。他算的賬可能是,比如單從人工來講,我從連雲港招來這些人,讓他們幹兩個月。如果再給他們培訓,最起碼得半個月,那這個成本我怎麼辦?所以最重要的是,這個的安全成本,或者人命的成本,人的生命的價值是不是被你算到了成本裏面?

  劉鐵民:沒採取堅決的預防措施 就等於設計了一個事故的發生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液氨的風險很高,但如果我們的各項措施使用得當,是可以避免事故發生的,可以預防造成嚴重的傷亡。液氨,由於它的工業價值比較高,而且成本又比較低,使用比較方便。所以在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它會被大量的使用。

  問題不在於液氨的毒性,在於我們在使用液氨的時候,我們對它的危險性是否認識了,我們是否嚴格的執行了各項安全衞生標準,我們的素質是否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這才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如果我們對風險沒有能力識別,或者對識別出風險沒採取堅決的預防措施。那麼就等於設計了一個事故的發生。液氨一個具有高度風險的危險化學品,那麼我們對它的使用應該強調它的安全性、准入,以及它的過程控制。所謂的准入,就是企業達不到安全生産作業條件,不得從事生産經營活動。所謂過程控制,是在液氨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安全規定,不得有任何疏忽,任何僥倖,任何失誤。

  張鴻:如果安全防範執行到位 完全可以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其實我也是從6月份開始,普及了一些液氨的常識。從企業的成本考量來説,其實用液氨做製冷器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成本很低、很便宜,它也符合綠色環保的個理念,我們幾乎可以説它是價廉物美的。可我們現在又覺得它好像安全上總出事,其實出的這個事兒絕不僅僅是由於液氨本身帶來的。這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為什麼?因為如果我們都執行到位的話,完全可以避免這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劉鐵民:地方政府發展經濟以及企業追求效益 必須在確保勞動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殺死人的罪魁禍首的確可以直指液氨,但深刻地分析,我們的基本面上的問題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所謂的主要基本面是指什麼?不是指事故的個別原因,比如現在是今天是液氨出了事,以後可能是氯氣,可能是火災。我們説的基本面,就是事故的原因,宏觀上主要歸結於它的組織性因素、系統性的因素和文化上的因素,這些因素我們管它叫系統脆弱性。無論是上海115、63火災,還有這次上海831事件,都暴露我們國家在安全生産管理裏面,基礎薄弱表現的系統脆弱性的問題,而系統脆弱性是一種結構性缺陷,解決結構性的缺陷最重要的辦法是什麼?制度化。所謂制度化,不但要有制度,還要堅決地落實、貫徹、執行,這樣我們安全生産的工作才能越做越好,安全的形勢才能是根本的好轉。

  我覺得這裡邊還是成本問題,還是發展理念問題。我們現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過分強調速度、規模和GDP,企業過分強調效益。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沒錯。企業追求效益,也沒錯。但是它有一個先決條件,必須是確保勞動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

  張鴻:為什麼安檢部門發現了隱患 只是整改不能停産?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6月3號,吉林出事以後,全國各地都舉行舉一反三大排查。寶山區也在6月4號就進行全面排查,6月7號,有液氨安全的一個培訓,6月17號,寶山區又有一個消防安全大檢查,他們實地檢查了翁牌冷庫等企業。我不知道當時檢查的結果如何,反正沒讓他停。以我這個外行的經驗,如果我看到一個宿舍就在這個冷庫上面,我就覺得它應該是隱患,不合法的,但他竟然通過了。接下來當天還開展寶山區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排查工作的一個通知,然後6月到7月兩個月,是寶山液氨專項檢查月兩個月,這兩個月剛結束就出事了。如果一個企業,他無數次的被排查,檢查完了以後它還沒事,宿舍還在那個危險的地方呆着,那你覺得他會願意再增加點成本來增加安全保障嗎?我覺得他不會。

  我們再查各地與安檢部門半年的工作審核,可以查到很多説發現了多少隱患,然後讓他整改,但是我們幾乎沒有看到説我發現了隱患,它就停産了,為什麼不能停産?因為這些基本上很多都是當地的納稅大戶,甚至是招商引資帶來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個人儲蓄:存銀行還是網上金融? 2013-09-02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牛肉價漲 食品跟漲? 2013-08-30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上海自由貿易區 企業受益幾何? 2013-08-29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空城房價跌 投資好時機? 2013-08-28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民間資本做金融 門檻多高? 2013-08-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