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桶油”減排不達標遭環評限批
污染物排放量遠低及格線
2013-08-30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號稱環保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節能減排方面卻屢屢“犯案”——連續兩年未完成減排任務,下屬企業污水排放和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甚至還在執行17年前的標準。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29日向媒體通報,由於未完成2012年度污染物減排任務,中石油、中石化被認定未通過考核,環保部將暫停審批中石油、中石化兩家集團公司除油品升級和節能減排項目之外的新、改、擴建煉化項目環評。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央企業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實力,本應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率先垂範,卻屢屢“犯案”,需要有關部門重拳整治。
  近日,環保部會同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對2012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八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進行了考核。結果顯示,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以及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神華六家中央企業均實現了2012年度各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通過年度考核;中石油化學需氧量同比下降0.08%,未完成2012年度0.6%的年度目標;中石化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1.28%,未完成2012年零增長的年度目標。
  據了解,在2011年度減排考核中,中石油、中石化就未完成當年減排任務。因考核辦法尚未&&,未對兩家集團公司實施環評階段性限批等處罰措施,但由環保部領導約談了集團公司負責人,要求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雖然從2011年開始,中石化自稱“污染的錢一分不賺”,把綠色低碳作為公司重要戰略,中石油也宣稱“牢固的清潔生産理念已深植所屬企業”,但環保部現場核查表明,兩家集團公司減排工程建設和運行仍然明顯滯後,多個國家目標責任書項目未完成,減排任務完成量遠遠落後於時間進度,也遠遠落後於全國各省的減排進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兩桶油”在國內外執行雙重節能減排標準。據悉,隸屬於兩家石油集團的在海外7個國家的7個煉油企業,産能共計6650萬噸,噸油污染物排放量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而在國內,“兩桶油”的污染物排放量卻遠遠低於及格線。據介紹,兩家石油集團煉油産能的48%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大氣複合污染嚴重的地區,下屬企業污水排放和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還在執行17年前的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濃度(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是美國的3倍以上,二氧化硫是美國的8倍以上,導致每煉製1噸原油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美國的11.7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美國的2.6倍。
  對此,上述環保部負責人&&,根據有關規定,自考核結果公布之日起,暫停審批中石油、中石化兩家集團公司除油品升級和節能減排項目之外的新、改、擴建煉化項目環評,根據2013年上半年總量減排核查和目標責任書項目進展情況,確定解除環評限批時間。
  事實上,有類似節能減排“案底”的央企並不止“兩桶油”。在今年5月份,包括中國神華、中國華電、中國鋁業在內的多家央企就因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被環保部點名並處罰。
  “目前時間已經過半,但節能減排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整治力度,尤其是對央企,將考核獎懲機制完全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證目標的完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建議。
  數據顯示,在2011年和2012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5.5%,僅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的32.7%,落後“十二五”進度要求7.3個百分點。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以節能減排倒逼産業轉型和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下更大決心,用更大氣力,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確保2013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7%以上。並提出了12條措施,其中強調各地區要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兌現獎懲措施。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外事局綜合處處長龍應斌日前也透露,國資委正在引進歐洲能源管理體系,將來會完全採用歐洲標準,推進113家中央企業的節能減排。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老張侃股]兩桶油護盤難保大市 三大佬增持力挺民生 2013-07-12
廣東將重點整治污染物排放“元兇” 2012-03-26
污染物排放數據應公布到企業一級 2010-02-11
杭州:&&細則 正式推行污染物排放權交易 2009-01-07
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實現雙降 2008-09-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