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稱恒天然乳品不含肉毒桿菌
多次重新檢測證實只含有梭狀芽孢桿菌
2013-08-29   作者:記者 林遠 實習生 劉芳晴/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洋奶粉”受事件影響8月銷量暴跌

  恒天然濃縮乳清蛋白産品肉毒桿菌污染事件發生已近一個月,就在大部分涉事乳製品陸續召回後,事件又出現了戲劇性變化。新西蘭初級産業部8月28日宣布,對恒天然集團生産的濃縮乳清蛋白進行了多次重新檢測,結果並未發現其中含有會致病的肉毒桿菌,而是含有一般不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梭狀芽孢桿菌。
  新西蘭初級産業部負責食品安全的代理局長斯科特加拉赫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説,該部門組織專家在新西蘭和美國的多家實驗室進行了195次檢測,結果表明,此前在恒天然産品中發現的細菌並非肉毒桿菌,而是與之相似的梭狀芽孢桿菌。
  梭狀芽孢桿菌不會像肉毒桿菌那樣會産生致人中毒的肉毒毒素。新西蘭初級産業部&&,還未曾有過由梭狀芽孢桿菌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報告,但如果這種細菌的某些菌株含量過高,可能導致食物腐壞。
  國內方面,監管部門對部分涉事進口乳製品的檢測亦接近尾聲。8月27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公告稱,多美滋預防性召回的産品中均未檢出肉毒桿菌和肉毒毒素。同時,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歐陸坊科技等國內外檢測機構也對該公司涉事和其他批次産品及原料進行了檢測,均得出同樣結論。
  對此,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位於奧克蘭的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説,得知最新調查結果後感到松了一口氣。他&&,恒天然當初召回産品是正確的舉措,公司仍在進行內部調查。
  今年3月,恒天然在澳大利亞對其産品進行檢測時發現其中含有細菌,但當時並不確定是否為肉毒桿菌,相關産品被追溯到去年5月生産的濃縮乳清蛋白。其後,受恒天然委託,新西蘭農業研究機構AgResearch對相關産品開展了進一步檢測,並於7月31日報告説濃縮乳清蛋白中含有肉毒桿菌。
  事件發生後,許多一線進口奶粉品牌受到牽連。《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8月份洋奶粉的終端銷量出現了明顯下降,多美滋、雅培等被曝出曾進口問題乳品原料的品牌銷量更是暴跌。
  “雅培、多美滋這個月的店內銷量比過去低了近四成。”一位連鎖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份超市內洋奶粉銷量下降明顯,尤其是被恒天然事件波及到的品牌,有的産品銷量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了六成。
  記者發現,事件發生後,相關洋奶粉品牌紛紛加大宣傳投入,以遏制銷售遇阻。在一些大型超市和小區,不少洋奶粉廠家打出廣告,説明問題奶粉已下架並被召回,目前所售奶粉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國産奶粉品牌亦抓住機會大力促銷,卻未有明顯效果。據上述超市負責人介紹,目前只有聖元、伊利等大品牌的奶粉銷量有接近一成的少量提升。
  對此,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研究員宋亮&&,很多人認為恒天然事件給了國産奶粉品牌打翻身仗的機會,但實際上卻不容樂觀。現有市場格局不會輕易改變,進口奶粉受到的負面影響會慢慢過去,國內奶粉的份額也不會因此有實質性的增長。
  另外,當恒天然事件鬧得沸沸颺颺的時候,很多國産奶粉品牌傳出漲價的消息,不少人質疑這是國內企業“趁火打劫”。對此,宋亮認為,漲價和恒天然事件有一定關係,但主要是因為很多國産奶粉依賴國際奶源,而恒天然事件使得歐美奶源的價格大幅攀升,從而導致國産乳企的成本被大幅推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西蘭調查結果:恒天然乳品未被肉毒桿菌污染 2013-08-28
恒天然爆出第三起質量醜聞 新西蘭外長致歉 2013-08-24
恒天然集團暫停在斯裏蘭卡的消費者業務 2013-08-23
新西蘭外長:就恒天然事件對中國消費者“深表遺憾” 2013-08-23
新西蘭將調查恒天然乳品事件 2013-08-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