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做局IPO上市 150億布局放大産能過剩
2013-08-26   作者:高薇  來源:理財周報
分享到:
【字號

  在國內整車企業的兼併重組過程中,身為地方國企的北汽卻扮演了最積極最活躍的那個角色。
  本月初,北汽集團揭曉了下半年要完成的第一個兼併重組懸念:那就是與鎮江政府共同宣布北汽集團華東基地將正式落戶江蘇省鎮江市。
  根據北汽與鎮江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汽集團將兼併重組鎮江汽車製造廠,並投資150億元人民幣將其打造成北汽華東基地。據悉,該基地建設會分兩期實施,兩期總産能規劃將超過30萬輛。至此,北汽已在華北、華南、西南、華中及華東均有布局。
  而就在北汽將夢寐已久的華東基地收入囊中之後,有知情人士透露,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的身影再一次地出現在了位於江西景德鎮的昌河汽車。
  眾所周知,自長安收購新中航汽車後,其與昌河汽車之間的矛盾已經日益公開化且愈來愈不可調和。這也讓北汽與昌河汽車之間的關係顯得曖昧而撲朔迷離。有傳聞稱,北汽或將並購昌河。“或者是與昌河展開戰略合作。”知情人士稱。
  種種收購動作讓北汽的體積與架構,尤其是自主板塊的産能布局迅速膨脹。而&&到徐和誼此前所承諾的“北汽最遲會在2013年年底之前完成具備IPO運作的條件”,北汽此舉“補短”的意圖也頗為明顯。
  在國內的幾大汽車集團中,北汽的自主品牌起步最晚,其收購薩博資産之後所打造的“薩博”品牌轎車在今年年中才正式上市。但倘若要想順利登陸H股,北汽自主品牌業務又將是投資者最為看重的板塊。
  不過,就像硬幣都有兩面,激烈的擴張也會讓北汽面臨着産能過剩的風險。

  “大北汽”布局

  6月底,在一場名為“北汽國際啟動儀式”的新聞發布會上,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再度語出驚人。他&&,年內至少將會兼併重組一家汽車同行。如果一切順利,年底之前兼併重組兩家汽車同行也非常可能。緊接着,兩個月的時間不到,北汽便閃電收購了鎮江汽車製造廠。
  8月7日下午,北汽集團與鎮江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北汽集團華東基地正式落戶江蘇省鎮江市。
  根據北汽與鎮江市簽訂的協議,北汽集團華東生産基地選址將位於鎮江市丹徒區,計劃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基地建設分兩期實施,一期主要生産SUV、MPV等車型,年産能15萬輛,産品主要面向華東地區及全國中高端消費市場;二期生産中高端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等車型及汽車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兩期總産能規劃超過30萬輛,全部達産後,年銷售收入預計將達500億元。
  分析認為,北汽之所以謀劃鎮江生産基地,與其一直以來扎根華東的夢想息息相關。2011年,在北汽集團通過收購廣州當地企業寶龍,在廣州增城建立生産基地,實現布局華南市場。隨後,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即&&:“目前北汽已經形成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生産基地,以廣州增城為中心的華南生産基地,以株洲為中心的華中生産基地,以及以西南銀翔基地為中心的西南基地,未來還將建設一個華東基地,從而實現北汽建設全國五大生産基地的計劃。”
  為此,北汽曾與位於浙江的眾泰汽車展開數度談判卻最終不了了之。直至鎮江汽車製造廠進入北汽的視野。
  事實上,對於北汽來説,收購鎮江汽車還有一層特殊的意義。因為其生産資質對北汽來説可謂彌足珍貴。據了解,鎮江汽車製造廠是江蘇鎮江地方國營的專業汽車生産企業,其擁有1字頭到6字頭的全套商用車生産目錄,即除了轎車不能生産外,其他的車型都有生産資質。北汽集團因為歷史原因,汽車生産資質不完全。去年年初北汽集團正式獲得7字頭的轎車生産資質,此次重組鎮江汽車後,北汽將擁有1字頭到7字頭全部生産資質。
  這意味着北汽集團以後在推出産品的時候可以不再受限於所謂的“準生證”,而是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研發和生産,這也就為北汽未來的發展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做局IPO

  根據規劃,北汽最早會在今年年底向H股發動進攻。在此之前,北汽需要盡可能地向投資者“描繪一個完美的而具有成長性的商業藍圖”。
  日前,有媒體報道,戴姆勒入股北汽股份12%股權的合作協議已得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准,最快一個月就可以正式公布。這無疑將增強北汽股份IPO的影響力和融資能力。
  而緊隨其後的,北汽股份在其與戴姆勒的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權也有望增至51%。倘若如此,北京奔馳汽車將化身成為北汽股份的主營業務,助力北汽股份的盈利吸引力。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為確保上市主體北汽股份交出一份“漂亮”的業績報表,北汽也正在重新梳理旗下資産,比如今年5月份,北汽股份便已將其所持有的北汽有限51%的股權轉讓給了北汽集團。而為了管理和整合北汽股份之外的所有自主品牌整車業務,北汽集團日前也成立了整車事業部,包括北汽有限、重慶銀翔、北汽廣州、北汽越野車公司,和在鎮江汽車基礎上打造的華東基地都將歸屬整車事業部管轄,且該整車事業部的負責人正是前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北汽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張欣。
  不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着如此快速的收購和兼併行為,北汽會不會出現消化不良?這個問題也成為了業內普遍的疑問。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北汽自主品牌的五大基地2015年産能布局140萬輛。但數據顯示,2012年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僅銷售了6.6萬輛,其中微車4.64萬輛,E系列2萬輛。
  而且現在北汽依然位於“四小”之列。儘管它一直想超越長安,但去年,北汽的産銷量仍然落後於排名第四的長安集團20多萬輛。
  拿什麼産品來填補這些産能,又用什麼利器來迅速提升銷量?這是擺在北汽面前極為嚴肅而現實的課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北汽集團紳寶量産版亮相 2013-05-02
北汽鉅資造車連年跳票 2013-01-25
北汽威旺205及205加長版上市 2012-12-06
北汽榮膺“經濟領軍人物”大獎 2012-12-06
北汽首款中高級轎車C70G全球首發 2012-04-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