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變質熟食“整容”“漂白”入市
2013-08-23   作者:記者 張和平/溫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鄉巴佬”系列即食休閒食品作為溫州市蒼南、平陽兩縣的支柱産業,主要集中在兩縣交界的靈溪鎮、蕭江鎮一帶,企業近百家,銷售網點遍佈全國城鄉成千上萬家大小超市、便利店。

  蒼南縣食品工業行業協會黃開周會長稱,該産業年産值高達800億元,年産量達100多萬噸。隨之而來的是,每月、每天來自全國各大超市、便利店都有成千上萬箱雞腿、鴨頭系列熟食過期、變質被退回。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産者對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必須採取銷毀等措施。但是,一些“鄉巴佬”生産廠家將這些變質貨從全國各地收回到蒼南、平陽的生産總部後,不依法銷毀,而是“變廢為寶”,昧着良知重新賣給“包圍”在廠家四週多如牛毛的黑作坊。

  被稱為“回收大王”的平陽縣蕭江鎮莊某在當地知名度很高。知情人説,莊某與“鄉妹子”公司辦公室主任梅某保持熱線&&,固定從該公司及“香仔”“呂家鄉”“老李”等龍頭企業收購大批過期、變質貨,“幾乎每天收購幾百到一兩千斤”。

  據有關方面透露,該産業的過期、變質貨佔總量5%以上,當地企業平均每天回收的“總産量”上百噸。

  梅某是蕭江鎮葉段村的村民,每當夜幕降臨,梅某夫婦穿上防水圍裙,在家後面的一塊空地上開始忙碌起來。第一道工序是拆除真空包裝,第二道工序修剪剔除霉爛物整賣相、化整為零切片鴨腿掩蓋變質的“臉面”,第三道工序用自來水清洗,水煮除味。第四道工序用“紅粉”染成鮮艷欲滴的樣子。

  做完這一切,最後將成品用塑料薄膜包好,幾十斤一塊冷凍成大方塊,然後發給浙江溫州、台州地區以及福建北部地區的下家熟食批發商。

  大批過期變質、腐敗食品,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返回家鄉”後,就這樣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搖錢樹”,當地也因此崛起一支為之“化粧”“整容”的地下專業團隊。

  平陽縣蕭江鎮莊某的銷售單顯示,僅今年5月的一天,就賣出“化粧”“整容”的過期熟食1.5噸。

  今年6月初,溫州市警方在蒼南縣靈溪鎮葉段村、&溪村、柳莊村等村10多家地下“整容”作坊現場查獲“回爐”加工過期、偽劣“鄉巴佬”系列産品的人證、物證。這些不法分子家家都放着多&&冰櫃,鳳岙村黃某甚至在屋旁修建了一個能裝上百噸貨物的大冷庫,裏頭堆滿加工前的變質原料與加工後的“新産品”。

  溫州市公安局便衣偵查支隊介紹,一些不法分子從生産廠家收購“回爐”的主要手法是:土法上馬,自來水浸洗,烘乾暴曬除味,隨意添加化學物質工業甲酸以及胭脂紅、乙基麥芽酚等食品添加劑蒸煮處理等,然後改頭換面散裝處理,最後冷凍後走物流銷到浙江、福建等多個省市,最後進入農貿菜市場、餐飲店、熟食店、單位食堂等。

  他們的“下家”是通常熟食批發“大亨”。陳某在溫州市甌海區婁西街51號經營無證無照的熟食批發店多年,他在批量收購黑作方“整容”食品的同時,自己也當“整容大師”。他收到“上家”發來的貨後,首先用自來水快速解凍,賣相好的直接上案板開賣,需要除味或加重口味的,拉回地下作坊再加工。

  6月初,警方在該店現場查獲5個百斤桶裝用來染色的“紅油”,還有大量化學物質工業甲酸和胭脂紅、牛肉膏等添加劑,連他自己也説不清“紅油”到底是什麼東西。胭脂紅雖然是國家允許添加的少數幾種人工合成色素之一,但最大使用量僅為0.025克/公斤。陳某承認自己使用胭脂紅,至少超了8倍。

  陳某的鄰居説,經常看到陳某用洗衣粉泡水沖洗雞腿雞翅,清除發白、腐臭的霉變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家樂福任意改換熟食的生産日期 店家稱店大不怕罰 2012-12-16
味千拉麵為何獨在內地變質 2011-07-25
訂購酸奶咋變質 光明乳業與生産廠家解釋不一 2011-06-08
探訪絕味鴨脖 39道工序打造放心熟食 2009-09-24
變質棕櫚油調查:監管部門互相推諉形同虛設 2008-07-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