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0日報道稱,從美國“一美元商店”的高人氣獲得 啟發,歐元區的消費品生産商、零售商和餐廳發現了這一價格點的魅力,紛紛向想要省錢的購物者推出價格為一歐元的商品。聯合利華、達能集團、星巴克和麥當勞最近幾個月都力推一歐元商品,刺激處於深度衰退之中的消費者市場。
報道指出,一歐元的價格成了響應歐元區危機的一個重要工具。生産商們正縮減現有産品的規格,以符合這個價格,餐廳和超市則將商品打折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諮詢公司Futures
Co。的全球客戶主管伯德特(Lloyd Burdett)&&,在歐洲,一歐元現在是一個有魔力的價格點。
繼英國之後,“一元店”的概念通過德國進入了歐元區,德國有幾家連鎖店專門銷售一歐元商品。其中一家領先者為德國的TEDi
GmbH。該公司創建於2004年,每年開設約150家門店,主要銷售一歐元商品,如美容産品、文具及游戲。TEDi如今在德國有1300多家門店,並開始向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擴張。
據報道,消費者都發現了購買廉價商品的好處。受此影響,此前避開歐洲折扣店的消費品製造商現在越來越多地為這種商店製造價格便宜的産品。這一趨勢也與歐洲更廣泛的縮小包裝尺寸的趨勢相吻合。聯合利華已推出一系列小包裝産品,其中一些産品定價在一歐元,這一舉措利用了該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取得的經驗。
諮詢公司Datamonitor的沃海勒(Tom
Vierhile)稱,縮小包裝尺寸要比提高産品售價容易的多,與包裝尺寸相比,消費者對他們最終支付的價格更為敏感。此外,餐館和咖啡館也加入這一潮流。星巴克在今年春季推出了“小”曲奇、牛角麵包和甜點,售價均為一歐元。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麥當勞推出了會經常調整的一歐元産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