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光大“烏龍指”]誰為A股“史上最大烏龍”買單
2013-08-16   作者:桑彤 潘清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新華網上海8月16日電  16日,以銀行股為代表的權重股在大單拉升下迅速漲停,並帶動滬指盤中呈現百點長陽。A股驚天異動的背後並非行情的啟動,而是光大證券犯下“史上最大烏龍”錯誤。全天暴漲暴跌的“過山車行情”牽動眾多股民的心,是偶然失誤還是市場操縱,質疑不斷。而誰又將為“一指烏龍”買單?

    “史上最大烏龍”致大盤驚天異動

    16日大盤早盤飆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石化等多只大盤藍籌股出現漲停。此後股指稍有回落,但隨即在跟風盤的推動下再現快速上漲,早盤臨近收盤時滬指漲幅仍超過3%。
    這一詭異的走勢引發市場強烈關注。事實上,16日罕見的一幕出現在早盤11時02分許,上證綜指突現快速拉升,由2074點上行至2198點,瞬間漲幅高達逾5%。短短2分鐘內分時成交量由近32萬手猛增至逾392萬手和741萬手。
    對於這一現象,坊間傳聞四起,有投資者質疑交易所交易系統出錯,也有傳言稱券商誤操作所致。是利好還是烏龍,市場猜測不斷。
    針對這一情況,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1時44分在新浪官方微博“上交所發布”上發出公告:“截至目前為止,上交所繫統運行正常。”
    而光大證券卻在午後緊急停牌,並在隨後發布提示性公告承認其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不是重大利好而是錯誤交易,隨後,滬深股指迅速反轉,震蕩下行並由紅轉綠,尾盤收報2068.45點和8169.09點,跌幅分別為0.64%和0.74%。
    在好買財富分析師朱世傑看來,如果説上午11時許的急速上漲歸咎於光大證券的意外,之後的二度上漲想必是大家誤以為利好追漲的結果。

    偶然失誤還是市場操縱?

    然而,這究竟是一場偶然鬧劇還是市場操縱,市場質疑不斷。一些網民&&,要徹查光大證券在此次“烏龍”事件中是否存在操縱行為。
    律師厲健在其微博中&&,如果只是下單失誤,光大證券應自吞苦果,已經完成的交易不得撤銷。如果不是下單失誤,則光大證券涉嫌操縱證券市場。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如果是自營盤在股指現貨和期貨市場前後入場,不排除操縱市場的可能性。“從目前情況看,光大證券在現貨市場大量買入大盤權重股,關鍵看在期貨市場是否有多頭平倉的行為。”
    有網民質疑:“光大證券‘烏龍指’讓期指空頭爆倉,光大期貨卻加倉7000多手期指空單。查查這些空單何時建倉。”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似乎更相信這是一次偶然的操作失誤。東方證券分析師左劍明分析,16日150隻個股同時出現大單買入,説明是一筆交易所為而非連續買入,一般這樣的行為並非市場操縱。
    董登新也&&認同:“畢竟,將權重股推升需要大量資金,當市場賣方看出貓膩集中拋售,現貨市場往往得不償失;此外,如果投資者提出索賠,操縱市場方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機制缺陷操作失誤 誰應為此買單?

    針對此次烏龍事件的原因所在,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健對記者&&,公司還在進一步核查當中,雖已有一定進展,但為了準確完整需要一點時間。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並非此前所傳的“模擬盤突然切入實盤”所致。
    市場人士認為,券商內控機制漏洞是導致出現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這一事件同時也暴露出股票市場交易機制存在的缺陷。
    朱世傑&&,從光大證券幾十億錯誤盤誘發市場“過山車”行情來看,金融市場上“小概率事件”所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尤其是在我國金融創新品種不斷擴充,量化與程序化交易佔比日益增長的今日,監管部門與機構投資者對風險的管控和防範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券商高管&&,這一事件折射出建立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做市商比較理性,一旦市場出現異動,做市商可迅速作出反應進行反向交易,從而大幅降低事件性因素對市場的整體影響。
    儘管此次交易是公司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的操作失誤,不涉及客戶資金損失,但跟風建倉的投資者無疑將損失慘重。是否應該賠償市場爭議不斷。
    在左劍明看來,跟風買入高位接盤者抱着投機的心態非價值投資者,應提倡買者自負。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光大證券理應負起責任,考慮投資者賠償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光大期貨爆增7000手空單:是否蓄意做空 2013-08-16
光大控股放量跌5% 2013-08-16
光大董秘:將會討論股民賠償方案 2013-08-16
光大控股放量跌5% 旗下光大證券捲入烏龍盤 2013-08-16
光大證券稱將討論賠償事項 金額或達數十億 2013-08-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