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倉”頻出新玩法 華意壓縮異動遭質疑
2013-08-16   作者:王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博時基金原基金經理馬樂涉嫌利用職務之便,大玩“老鼠倉”。日前,這個堪稱是公募基金史上最大“碩鼠”的案件曝光後,整個資本市場不禁一震。
   “為了躲避監管,‘老鼠倉’玩法不斷翻新,從開戶到交易,運作與以往已大有不同,隱匿得更加高明。”上海一家上市券商資深投顧如是透露。
    目前新的情況是,隨着市場創新手段和創新産品的出現,其中衍生出一些漏洞,不排除一些抱着僥倖心理又深諳交易手段的公、私募基金經理利用這些漏洞,鋌而走險,製造老鼠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副總監向本報記者&&。
    “市場創新是趨勢,當然也是好事,但它給老鼠倉賬戶的隱匿另辟了蹊徑。”私募人士袁濤告訴記者,交易離不開隱匿賬戶,隨着證券公司嚴格執行了必須是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才可以開戶的政策,拖拉機賬戶、虛假賬戶等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不過,隨着融資融券的推出且日益活躍,證券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賬戶成了一些老鼠倉賬戶藏匿的基地。
    不僅如此,市場創新潮下出現的傘形信託、券商資金池、基金專戶等也可以讓老鼠倉賬戶遁於無形。
    拿傘形結構化證券信託産品來説,原來這類産品主要是因為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中,證券類信託不好發行,難以達到成立的規模,因此,以分級並加入傘形信託的方式,來吸引投資者認購。但是後來,投資者身份不易暴露的特性被一些資本玩家看中,同時,次級受益人放大杠桿可獲得更多收益又刺激了他們的“熱情”。
    不論是信託計劃還是券商資管計劃,都可以引入投資顧問公司,投資顧問一般為次級受益人,也可以授權次級受益人;同時它擁有交易指令權,也可以指定交易指令人。
    “如果公募基金或陽光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利用他人身份作為次級受益人,並參與決策操作,與自己掌管的産品配合,這個傘形信託産品就變成了老鼠倉。”有信託業務人員透露。
    基金專戶目前與基金公司的公募産品投研都是分離的,信息也不公開,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專戶若提供通道,這種産品與傘形信託也有相似之處。據記者了解,目前,多家基金公司都有收益很高的專戶産品,但他們卻秘而不宣,不排除是出於保護投資者的角度,但也與怕監管部門、媒體和投資者“盯”上有一定關係。
    “近2500隻股票,每個工作日、4個小時交易時段、分分秒秒都在交易,監管層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力和能力來保證沒有老鼠倉的漏網之魚。” 因此,私募人士袁鵬松認為,對於老鼠倉,監管部門可以推行有獎舉報機制。
    從以往老鼠倉案例上看,運作手法大多是老鼠倉賬戶在公募基金建倉前買入,基金賬戶入場後慢慢將股價推高,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後産生利潤,這時,老鼠倉賬戶再先於公募基金賬戶賣出。基金經理利用其掌管的基金賬戶,高位高價接走老鼠倉賬戶籌碼並不多見。
    不過,目前,由於操盤軟體的進步,對買賣盤數據顯示的細化,老鼠倉利用交易手段牟利有所增加。
    一家券商的資深投顧向記者反映,8月8日,華意壓縮早盤開盤後就存在老鼠倉嫌疑的異動。
    他説,當日,華意壓縮集合競價時股價表現還是靜悄悄的。9點30分後盤中毫無徵兆突然出現幾張大買單暴力往上掃高,從6.32元直接掃高到6.84元,上漲7.89%。交易分時信息顯示,9點30分,以6.75元的價格成交了4900手買單;9點31分,分別以6.84元成交了5000手買單,又以6.75元成交了3002手買單。
    “以操盤經驗推斷,其實這3002手買單中有3000手應該是掃高到當日最高價6.85元成交的。當時6.84元和6.85元兩個價位上共有8000手賣單,應是早有計劃挂好的疑似老鼠倉的大賣單。而6.75元成交的這筆4900手買單,則是大資金為了接下上面8000手老鼠倉籌碼而擲出的‘清道夫’”,他説。
    據記者從其他多位資深股民處了解,股票開盤異常拉高,以往多被視為是莊家拉高出貨所為,不過,後來被一些老鼠倉利用。
    資深股民梁先生告訴記者,若判斷交易是否涉嫌老鼠倉,可以觀察接盤的買單是大單還是分散的小單,如是大單接盤難免就有提前蓄謀的老鼠倉嫌疑,同時,還可觀察大單交易結束後,股價是否下跌,如果真是存在利好因素,股價不會拉高後一直低迷。
    上述資深投顧還&&,現在操盤老鼠倉的聰明操盤手都不會將大賣單挂往漲停價,就是為了避免引起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的注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馬樂事件”:老鼠倉涉及七十多只股票群交易 2013-08-05
基金史上最大老鼠倉曝光 10個億共舞博時精選 2013-08-02
公募基金業老鼠倉為何燒不盡? 2013-08-01
剷除“老鼠倉”生存土壤 2013-07-31
老鼠倉衝擊 博時“估值”待調整 2013-07-3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