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接連曝光 矛頭直指水污染
2013-08-12   作者:記者 劉寶森 楊一苗 程士華/濟南 西安 合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水殤上篇]

趙乃育/繪

  編者按:水是生命之源。可是,隨着城鎮化、工業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我國面臨十分嚴峻的水污染形勢,部分地區水質甚至出現持續惡化的狀況。部分專家學者驚呼,地下水污染問題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一些地區癌症呈現高發態勢,甚至出現“癌症村”,即被認為與長期水污染關係密切。水污染帶來的傷害不容回避。為此,本報記者分赴安徽、山東、河北、陜西等地,深入農村,多方採訪,直面並展現當下水污染的觸目驚心、治理之難,提出應對之策,報道將分上、下篇推出,敬請關注。

  受一些地區發生的水污染事件影響,“癌症村”一詞近幾年頻頻見諸報端。這個由媒體和公益人士提出的概念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部分地區污染對生存帶來的挑戰。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個省市採訪發現,絕大多數被貼上“癌症村”標籤的村莊,在缺乏必要醫學調查認定情況下,村民普遍反映有疾病多發狀況,飲水安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威脅,他們渴望擺脫惡化的生存環境。專家建議,國家應進行權威調查並公布結果。

  “癌症村”:水污染惹的禍?

  伴隨着部分地區地下水污染傳聞被熱炒,有關“癌症村”的報道不斷出現。事實上,早在2009年,《鳳凰周刊》以《中國百處致癌危地》作為封面故事,講述了我國百處致癌危地。同年,華中師範大學地理系學生孫月飛作了題為《中國癌症村的地理分佈研究》的本科畢業論文。

  這份論文顯示,有197個“癌症村”記錄了村名或得以確認,有2處分別描述為10多個村莊和20多個村莊,還有9處區域不能確認“癌症村”數量,這樣,中國“癌症村”的數量應該超過247個,涵蓋大陸的27個省份,這也是被引述次數最多的數據。
  在群眾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癌症村”再次被提及引發持續關注。而今年2月份環境保護部印發的《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中闡述,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症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被網絡及媒體作為“癌症村”存在的官方的表述廣泛引用。
  由於缺乏權威數據,網絡流傳的“癌症村”的數量並不統一,但絕大多數報道均將癌症等疾病高發的矛頭指向飲用水受到污染。署名為“徐超-環保研究員”的新浪微博用戶&&,我國數十“癌症村”中,64個有由水污染導致,排名第一。“癌症村”分佈圖和水質圖驚人相似!
  記者從百度搜索“癌症村 水污染”關鍵字就有100多萬個相關網頁。記者發現,關於“癌症村”的匯總基本是依據媒體報道劃分的,這些報道的時段集中在本世紀頭10年。慧聰水工業網援引報道指出,網絡熱傳的“癌症村”地圖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污染。“癌症村”集中在中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靠近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源污染。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認為,飲用水水源對人體健康安全至關重要。長期接觸或者飲用受致突變、致癌物質污染的水,可使飲用人群癌症發病率提高。
  北京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鄭春苗&&,我國北方地區主要飲用水來源於地下水,但包括亞硝酸鹽、硝酸鹽和氨氮在內的“三氮”以及重金屬都是目前地下水的普遍污染物,這些長期接觸都會致癌。

  “癌症村”及周邊生態堪憂

  記者結合有關報道和網絡上盛傳的“癌症村”地圖赴河北、天津、山東、陜西、海南、安徽等省市實地探訪發現,村民普遍感到患癌症的情況嚴重,卻無法提供確切數字,他們懷疑水污染的惡果正在集中爆發。

  河北黃驊中捷農場十六隊是《中國癌症村的地理分佈研究》中提到“癌症村”之一。記者日前赴當地採訪,在村邊正好碰到三位外出工作的村民。他們抱怨説,村裏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現在全都在喝桶裝水。
  50來歲的村民李學文從外地遷居這裡10多年。他説,村裏抽出來的水顏色發黃,村民不敢喝,只用來刷鍋、洗衣服。這裡得癌症的不少,這幾年有10多個,但不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除了十六隊外,中捷農場場部、劉官莊村、辛莊子村也是當地的“癌症村”。據辛莊子村村民介紹,因為受附近化工區的影響,村裏很多人現在都鬧着要集體搬遷,為保障飲用水,村裏兩年前買了一台大型凈水機,兩天放一次水,5角錢可買50斤。村民王桂香家的廚房裏放着一個白色的塑料水壺,就是專門裝村裏的凈化水的。她告訴記者,“村裏的水井距離化工區也就1公里左右,附近的一條河顏色已經發黑,有時自來水管裏的水發黃,大家都害怕受到化工廠污染,都不敢喝了。”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副總工程師、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所原所長楊則東説,在淺層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區,尤其是一些河水為劣五類的河流沿岸,出現了癌症發病率高的情況。這一觀點得到了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認同。他説,所有的污染都是沿河環湖以及過去的化工園區産生的,這片污染的水很難修復好。
  一些曾經被報道的“癌症村”患病人數近年來也有減少的狀況,但村居環境仍然令人擔憂。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賀嘴頭村從1991年到2003年間,全村共有46人因癌症死亡,高峰期時幾乎一個月死亡一名村民,多以罹患食道癌、胃癌為主,這兩年數量有所減少。黨支部書記賀智華告訴記者,去年村裏去世兩人,分別是癌病和正常死亡。
  村民趙淑媛説,過去這裡河的上游都是造紙上流出紅水,還有酒精廠、金屬化工廠,現在河邊的沙子挖下去兩米多就是紅色或者黃色的,村裏有深井吃水,但村民自家打的井6米深,水質仍然渾濁。
  位於太陽河流域下游海南北坡鎮南島村的情況比較類似。這個村1997年至2001年患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多達165例,該地區患惡性腫瘤死亡率高達1.17%。但老村支書陳群君説,並不清楚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惡性腫瘤患者,現在村裏已經通了自來水,飲水安全有了保障,但太陽河的舊河道和各條支流大多變成了流通不暢的死水,污染源不斷增加,出現海水倒灌等現象,淤積河道臭氣熏天,影響了基本生活。

  須正視地下水危機

  接受採訪的“癌症村”村民普遍希望,能夠盡快改善他們的生態環境,同時弄清楚到底村裏的疾病與飲用水不安全是否有關,經濟欠發達地區不應成為污染的轉移地。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中捷農場暗訪發現,當地多個村就處於一個化工業園區的周邊,區內化工廠大小有十幾家,一些廠區內不時散發着刺鼻的味道。而據附近村的村民反映,這裡的化工廠都是被其他省市淘汰後轉移到這裡的,在當地最長的已有十多年,他們都認為村裏的水就是被化工廠污染的。
  “總説建設新農村,別的不説,空氣和水對老百姓來説都是最重要的,這都沒法保證,還談什麼新農村!”辛莊子一位姓孫的村民説,“俺家3個孩子都買凈化的水喝,老擔心臟水影響他們的生育能力,趕快跟政府反映一下,讓這些化工廠搬走吧!”
  慧聰水工業網指出,“癌症村地圖”或者確有疏漏。在細節與實證方面,也確有值得商榷之處。但就權威學術機構與官方職能部門不同程度的印證來説,未必是空穴來風。它説明我們在産業轉移與轉型升級中,城鄉環保差距也呈現出了“二元化”趨勢,城市污染問題值得關注,農村污染也不能掉以輕心。
  鄭春苗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淮河以北10多個省份約有3000萬人在引用高硝酸鹽水;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讓人瞠目結舌的數據揭示了一直處於“潛伏”狀態的地下水危機。
  要求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有部分村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派人到“癌症村”裏的進行調查水質及疾病情況,對這些村的環境進行科學評價,而不是總落入先看到媒體報道,然後再聽到政府部門否認的怪圈裏。
  楊則東&&,癌症發病與常年飲用水受污染,兩者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需要有專業機構進行調查研究,目前沒有專業的研究不應輕易下結論。張波則認為,僅憑部分村民的反映,就稱一個村為“癌症村”有點過於隨意,建議由衞生部門進行醫學調查,而不是輕易地給一個地方戴上“癌症”的帽子,而引發恐慌。
  有關專家認為,“癌症村”背後的污染直接關聯的是排污企業,但引進和批准企業政府部門也難逃干系,但往往受到影響的村民只有硬着頭皮接受被污染的事實,建議建立責任追溯機制,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對污染企業堅決關停,採取措施積極恢復生態,並對政府及有關負責人追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大氣、水污染防治相關投入將達萬億 環保産業迎黃金期 2013-07-28
地下水污染問題要擺到地面上看 2013-06-18
[經濟參考微話題]不嚴懲 難治地下水污染 2013-05-13
防治“癌症村”還須法治 2013-02-22
山東萊州“長壽之鄉”驚現“癌症村” 2011-11-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